许桂敏

作品数:71被引量:1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恐怖主义文物犯罪刑法网络犯罪犯罪防控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商场现代化》《青少年犯罪问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凯里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许桂敏 仝静宜 
中国犯罪学学会2022年度研究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编号:FZXXH2022F17)。
201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旨在维护信息网络时代下的网络信息空间安全,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空间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关键词: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预备行为实行化 违法犯罪 情节严重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许桂敏 原方正 
中国犯罪学学会2022年研究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FZXXH2022F17)。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外延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犯罪开始滋生,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大数据时代,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尚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 个人信息 刑法保护 
探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模式——以被害预防为路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21-128,共8页许桂敏 符迪豪 
中国犯罪学学会研究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FZXXH2022F17)。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针对被害人的被害性,以被害预防为路径构建新的电诈犯罪治理模式。当前我国被害预防工作面临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实效性降低、预警干预乏力导致成功率低下、善后能力不足导致后续预防堪忧的情况。应构建三级预...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预防 被害性 三级预防模型 救助渠道 
医疗刑法中假定同意的概念辨析及定位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9-13,共5页李璇 许桂敏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相较于《侵权责任法》更严格地要求了医生对病患的说明义务,医生未尽完全说明义务可能会导致背负故意伤害罪的处罚。假定同意是使医生免于此种刑事处罚的方案之一;假定同意不属于现实同意,但其作用相当于有效...
关键词:假定同意 推定同意 事后同意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类型化网络诈骗犯罪要点辨明及治理对策研究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3-67,共5页孙暄凯 许桂敏 
中国犯罪学学会2022年研究课题成果《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FZXXH2022F17);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网络谣言导致公民“社会性死亡”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项目成果。
网络诈骗犯罪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与快速迭代现象,其典型特征也随之愈发凸显。通过分析以利相诱型骗局、角色冒充型骗局等主要诈骗形式,可以发现在网络诈骗犯罪当中,高收益化、成体系化、大规模化特征使网络诈骗犯罪数量逐年递增;高度隐蔽...
关键词:网络诈骗 犯罪治理 犯罪预防 
竞合形态下“掩隐罪”与“帮信罪”适用辨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许桂敏 罗铭 
中国犯罪学学会2022年度研究课题(FZXXH2022F17)。
考察司法实践中的裁判逻辑,可发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的传统犯罪之间界分、处断的司法适用现状较为混乱,这一现象在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产生竞合时体现尤甚。应当明确两罪名之间为想象竞合关系...
关键词:掩隐罪 帮信罪 想象竞合 
电信网络诈骗取现行为的定性辨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94-101,共8页许桂敏 王晓宇 
中国犯罪学学会研究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FZXXH2022F17)。
随着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对于在犯罪中收取被害人所转款项的取现行为,定性为诈骗罪还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司法实务界存在较大分歧。其原因是取现行为构成“两罪”的主观方面使用相同的“明知”表述。准确把...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取现行为 诈骗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入罪检视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3年第1期4-6,共3页许桂敏 仝静宜 
中国犯罪学学会2022年度研究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成果。
要我国司法在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实务认定上,因存在虚假信息定义模糊、传播行为对象不明确、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标准不清晰等问题,导致罪与非罪的适用较为混乱。为此,以虚假信息的事实实质改变与疫情信息的传染性疾病狭义解释为维度...
关键词:刑事 虚假信息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调整被引量: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21-26,共6页许桂敏 张莹 
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法学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2021JGLX003)。
在我国,多部法律共同构建了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通过比较不同法律对敏感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标准、保护模式的规定,可以发现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存在着概念缺失、界定标准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层级保护无法应对时代变化等...
关键词:敏感个人信息 刑法 调整 
激情杀人犯罪的归因与防控路径探析被引量:1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94-99,共6页许桂敏 张莹 
2021年度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法学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GL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不同学科的视域中,激情杀人犯罪的概念存在差异。在犯罪学视野中,激情杀人是指犯罪人在难以抑制的情绪驱动下当场瞬间实施的暴力行为。这一概念更能突显激情杀人行为的情绪性、当场瞬时性、暴力违法性等特征。结合中国裁判文书网激情...
关键词:激情杀人犯罪 综合动因 愤怒情绪 心理预防 情境预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