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檀

作品数:45被引量:56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明清时期碑刻资料清代山陕会馆捐款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档案》《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的归化城税关与北疆贸易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0-12,共3页许檀 
归化城作为清代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是漠北、漠西地区与中原贸易的重要转运枢纽,其腹地范围包括漠南蒙古西部各旗及漠北的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和新疆。清政府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归化城设关榷税,于咸丰四年(1854年)又将...
关键词:咸丰四年 商业城市 科布多 蒙古草原 乌里雅苏台 漠南蒙古 税关 汉蒙 
清代中叶山陕、江宁商人在亳州的经营活动——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23年第3期142-152,共11页许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华北核心区生态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22&ZD224)的阶段性成果。
亳州是清代中叶皖北、豫东的商业中心,河南粮豆,江浙绸缎、杂货等于此转输,药材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商品。北关之外的涡河南北两岸是亳州的主要商业区,山陕、江宁、福建、江西等地商人均在此建有会馆。碑刻资料显示,乾隆年间汇聚亳州的山...
关键词:亳州 商人 山陕会馆 江宁会馆 捐款 
清代中叶山陕、江宁商人在亳州的经营活动——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3年第5期74-84,共11页许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华北核心区生态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22&ZD224)的阶段性成果。
亳州是清代中叶皖北、豫东的商业中心,河南粮豆,江浙绸缎、杂货等于此转输,药材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商品。北关之外的涡河南北两岸是亳州的主要商业区,山陕、江宁、福建、江西等地商人均在此建有会馆。碑刻资料显示,乾隆年间汇聚亳州的山...
关键词:亳州 商人 山陕会馆 江宁会馆 捐款 
乾隆年间活跃在武威的山陕商人——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1期48-62,共15页许檀 
乾隆年间汇聚在甘肃武威的山、陕二省商人合计有六七百家,其中陕商多来自关中的西安、同州二府,晋商则主要来自平阳、汾州、太原等府和解、绛二直隶州。武威是连通中原与甘肃西部甘州、肃州乃至新疆的重要转运枢纽,其商业规模和腹地范...
关键词:乾隆 武威 山陕商人 会馆 捐款 
清代商事法律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第4期193-193,共1页许檀 刘俊 
清代以来,政府对商业秩序的持续关注使得《大清律例》中的“市廛”条例日益完善。除此之外,建立在以地缘及业缘基础之上的商人团体也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规则一一商人习惯法。而基层社会也将诸如集市开设、牙行费用分配...
关键词:法律研究 清代 《大清律例》 商业秩序 国家立法 市场秩序 乡规民约 契约文书 
明清时期芜湖关的税收与商品流通被引量: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3-96,共14页许檀 徐俊嵩 
国家社科基金"明清时期华北城市结构与市场层级"(12BZS069)
芜湖关包括户、工二关,工关设于成化七年(1471),户关设于明末,其税额从明代的数万两到清代中叶增至30余万两,最高曾达45万两,在长江沿线各关中仅次于九江,位居第二。经由芜湖关流通的商品以竹木、粮食为最大宗,其次为棉布、棉花、桐油...
关键词:明清时期 芜湖关 工关 户关 税收 流通 
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被引量:41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187-204,共18页许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明清时期华北城市结构与市场层级"(12BZS069)的阶段性成果
施坚雅用以建构中心地层级的主要指标——近代邮政体系,在清代中叶尚未出现,目前所见能够对明清时期的市场实态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有税关档案与商人会馆碑刻两类资料。利用这两类资料,可对冀鲁豫三省的商业城镇进行较系统的考察梳理,对...
关键词:明清 华北 商业城镇 市场层级 流通枢纽城市 地区性商业中心 
清代中叶聊城商业规模的估算——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78-85,188-189,共8页许檀 
国家社科基金"明清时期华北的城市结构与市场层级"(12BZS069)
商人会馆碑刻是目前所见能够藉以对古代商镇规模进行估算的最好资料。对聊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可见,清代中叶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增长迅速,乾隆初年仅数十万两,嘉庆时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以千分之一的抽厘率从低折...
关键词:聊城 山陕会馆 集资 抽厘率 经营额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聊城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2
《史学月刊》2015年第3期109-120,共12页许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华北城市结构与市场层级"(12BZS069)
聊城是清代中叶山东运河沿线的重要转运码头,经由该城转运的商品以绸缎、布匹、皮毛、纸张、茶叶等为大宗。绸缎、纸张、茶叶等南来商品的转销范围大致包括鲁北、冀南、豫东以及山西;棉布和皮毛制品则为东昌本地所产,主要销往西北和口...
关键词:清代 聊城 商业 山陕会馆 集资 抽厘率 经营额 
明代河南清化镇的商业规模--隆庆五年《创建金龙大王神祠记》及相关碑文研究被引量:5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6,共6页许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69)
隆庆五年(1571年)《创建金龙大王神祠记》是河南清化镇商人集资创建大王庙的碑铭,该碑可以确证,嘉隆年间清化商业已相当繁荣,至少有数百名各地商人汇聚于此。该镇的商业规模提示我们,对明代华北的商业发展水平可能需要重新估计。
关键词:明代 清化镇 商业规模 《创建金龙大王神祠记》 商人捐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