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勤

作品数:105被引量:74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智能就业劳动关系中小企业企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会引发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吗?——基于相对剥夺感的理论视角被引量:1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4年第10期55-70,共16页何勤 刘明泽 李鑫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GL025)。
员工知识隐藏行为抑制了知识在组织中的传播和创造,削弱了组织的发展动力。本研究基于200份多时点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引发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对员工的相对剥夺感...
关键词:人工智能应用 知识隐藏行为 相对剥夺感 人机关系 伦理型领导 
人工智能对企业收入分配的非线性影响——基于2007—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被引量:1
《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3期111-128,共18页何勤 李鑫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研究”(22ZDA094)。
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技术变革促使企业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法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进行科学测算,并就人工智能对企业利润与工资之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应用 利润与工资 收入分配 
人工智能、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与高质量就业被引量:8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年第2期70-86,共17页何勤 邱玥 许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19AGL02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学术新人项目“数字经济下的劳动争议预警及协调机制研究”(2022XSXR11)。
本文选取2009—2018年省级层面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总体能够促进高质量就业。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支出能够正向调节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质量就业 财政支出 结构偏向 产业结构升级 
人工智能冲击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吗?——从职业替代风险的视角
《劳动经济评论》2023年第2期235-262,共28页何勤 赵世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AGL02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的资助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产生的职业替代风险给养老保险带来挑战,现有研究缺乏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对养老保险影响的精细化实证证据。利用我国职业大典与美国O*NET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及统计年鉴公布的就业数据,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角度解决...
关键词:职业 替代风险 养老保险收入 
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及劳动收入的影响——来自Meta分析的证据被引量: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54-68,共15页何勤 刘明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19AGL025)。
采用Meta分析方法,基于近年来28篇相关文献的40个独立样本,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与劳动收入的总体影响,并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分为表征内生的自身投入和外生的外部引入两个维度进行探讨,运用Meta亚组分析探究潜在调节变量对上述关系的调...
关键词:人工智能 就业规模 劳动收入 META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职业替代效应及区域比较分析被引量:5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3年第7期117-135,共19页汪昕宇 张冰冰 姚寅 何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GL02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BRK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150);北京联合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资助(SKZD20230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使其对职业的替代效应备受各界关注。目前,针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及其区域比较的研究较少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状况对其进行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估。本文将美国O*NET职业...
关键词:人工智能 职业技能特征 职业替代率 区域比较 
当前青年群体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被引量:22
《人民论坛》2023年第11期40-45,共6页赖德胜 何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研究”(项目编号:22ZDA094)的阶段性成果。
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较低、就业过渡性特征明显、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相较于其他群体,青年群体面临在劳动力市场脆弱性更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意愿尚未得...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青年群体 就业 人力资本 
性别差异下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与工作认同被引量:6
《华东经济管理》2023年第3期10-19,共10页程雅馨 程延园 何勤 邱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19AGL025)。
为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员工工作认同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文章以“基于任务的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利用北京市100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型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程度对...
关键词:人工智能 工作要求 工作条件感知 工作认同 性别差异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何以提高员工任务绩效?被引量:1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5-94,共10页盛晓娟 郭辉 何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AGL025)。
数字经济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组织变革与员工个体的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及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对员工任务绩效的研究框架,并探究知识技能要求的中介效应。通过对全国各地应用了人工...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知识技能要求 员工任务绩效 
平台企业赋能与价值共创的动态过程——基于社会交换视角的多案例分析被引量:8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2年第5期468-484,共17页程雅馨 程延园 何勤 葛明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19AGL025)。
选取四家分享经济平台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利用MAXQDA软件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提炼,并依据“赋能—价值共创—赋能”的逻辑构建赋能和价值共创动态理论模型,探究赋能与价值共创间的关系作用机制及案例间的差异。研究发...
关键词:分享经济 平台企业 赋能 价值共创 动态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