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目的论语法被动句翻译方法翻译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长安学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陕西社会科学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戏剧《星织布者》中庶民的压迫与反抗
《海外英语》2024年第11期195-197,205,共4页刘璐 
美国原住民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特殊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生活在后殖民主义的影响下,在社会中常遭遇生存困境。美国原住民戏剧家小威廉·黄罗伯在其作品《星织布者》中展现了原住民妇女与白人妇女间的冲突。这引发了对于美国原住...
关键词:《星织布者》 庶民研究 后殖民 族裔戏剧 美国原住民 
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 评析《一剪梅•舟过吴江》两种英译本
《长安学刊》2020年第2期59-62,共4页刘璐 王琪(导师) 
中国传统古诗词语言含蓄凝练,意境丰富,且极具音韵美,如何在译文中再现上述特征,是译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以南宋词人蒋捷的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中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对该词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古诗词英译 三维转换 
人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刘璐 
人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人名的构造中存在着诸多规律和特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化,具有社会语言学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声调、结...
关键词:人名 社会语言学 文化 
从文化思维角度分析中西方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9年第4期121-124,共4页刘璐 
中国语言学语法研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马氏文通》为起点的近百年来建立在对西方语法的生硬模仿基础之上的汉语语法学基本不符合汉语语法特点。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追寻造成差异的根源,即文化思维模式的不同,...
关键词:文化思维 语法 对比 差异 
多模态话语的意义建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5年第5期00299-00300,共2页刘璐 
本研究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校徽这一特殊话语类别,指出在大学校徽这一多模态话语中,语言文字已无法担当唯一的表意工具,而是与图像、颜色及版式设计等符号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意义的整体建构。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意义建构 大学校徽 
日语被动句的翻译浅析被引量: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4期91-91,共1页刘璐 
通过日语学习发现,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被动句,其表达的意思也很多样。在汉语中被动句也是非常常见的,由于日汉两种语言的差别,被动句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历来日译汉的一大难点,那么,这两种被动句究竟有什么不同,在翻译过程中...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 翻译方法 日汉被动句不同点 
论分析
《法语学习》2010年第1期18-19,共2页刘璐 
关键词:法语 译文 阅读材料 翻译范文 语法 学习资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