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婉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保钓运动保钓现代诗创作弃绝疏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台湾历史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华文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陈映真作品在当代英语世界译介历程简述——由《陈映真全集·著作年表》的疏误说起
《华文文学》2022年第4期89-98,共10页张晓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演进与人文学术的研究”,项目编号:16ZDA138。
2017年台湾人间出版社编纂的《陈映真全集》,贡献极大。其中《著作年表》全面整理与系统考校陈映真的著述轨迹,并首次正式呈现作品的翻译出版情况。但是在迄今唯一的陈映真小说英译专集《在家流亡》的出版时间上存有疏误。陈映真作品在...
关键词:陈映真 英译 《陈映真全集》 《在家流亡》 
魏建功与台湾光复初期“国语运动”再探讨被引量:3
《台湾历史研究》2022年第2期53-66,共14页张晓婉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战后台湾文学理论的审美秩序建构研究(1950—1959)”(项目编号21YJC751036)的阶段性成果
“国语运动”是台湾光复后消除殖民影响、重建民族语言文化工作的重点。魏建功作为光复初期台湾地区“国语运动”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从台湾话学国语”的纲领原则。这一政策构想与魏建功在中国内地时期的师承背景、学术研究、“国语”...
关键词:台湾光复 “国语运动” 魏建功 “从台湾话学国语” 
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学场域中的五四传统改造问题——以数种台湾文学期刊为考察中心
《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5期77-89,共13页张晓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演进与人文学术的研究”(16ZDA138)阶段性成果
1949年,在国共内战与形成中的世界性冷战架构下,台湾思想文化界开始笼罩在“反共抗俄”的政治鼓吹之中。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台湾左翼文学等进步思想文化惨遭压制和消灭,其他只要是留在大陆的新文学作家,一律被视为“附匪、陷匪”,其...
关键词:台湾文坛 五四传统 50年代 20世纪 文学期刊 文学场域 思想文化界 五四文学传统 
反思与弃绝:“保钓”视野下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被引量:1
《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6期79-85,共7页张晓婉 朱双一 
福建省社会科学青年博士论文项目"被文学史遗漏的五六十年代台湾文艺理论批评"(2014C007)
唐文标早年颇具现代色彩的新诗创作中,就已潜藏着对现代主义抽象的超越、救赎精神的疑虑反思,并隐约可见现实关切、社会实践等思想特质,这为其后来参与"保钓"等左翼实践并最终与现代诗彻底决裂,埋下了思想的种子。在经受20世纪60年代后...
关键词:唐文标 “保钓”运动 现代诗论战 反思和弃绝 左翼文学思想 
反思与弃绝:“保钓”前夜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张晓婉 朱双一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世界’与台湾左翼文化的跨域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C094)阶段性成果之一
1970年爆发的"保钓"运动是唐文标思想转向左倾的关键事件,但是在"保钓"前夜,唐文标的现代诗创作中已然暗藏着对现代主义价值观念的疏离与反思。唐文标在前期的创作活动中逐渐产生对所谓的超越精神和抽象救赎的疑虑,其中更隐约可见现实...
关键词:唐文标 “保钓”运动 台湾现代诗 疏离与反思 
王德威的台湾文学研究释读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122-126,共5页李诠林 张晓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1970-2012)>(项目批准号:12BZW1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51034)系列成果之一
王德威将台湾文学置于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的整体观坐标系中,以此"想象"台湾文学的独特风貌。其"后遗民"论述在与现实主义对话的基础上有意开掘"幻魅现实"主义的叙事学,其"后遗民"想象和"抒情传统"想象开掘出的"第三空...
关键词:王德威 台湾文学 后遗民论述 抒情传统 现代性想象 
想象王德威的方法——试论王德威的“福柯式”历史观被引量:4
《华文文学》2012年第3期108-115,共8页张晓婉 
近年来,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与动态在国内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讨论,王德威的"想象中国"正是其中之一。"想象"几乎是王德威的文学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其中历史与文学的互动是理解其"想象"批评的有效切入点,但目前的研究...
关键词:王德威 历史 “知识考古学” 想象 
试论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叙事张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11期24-25,共2页张晓婉 
能够代表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家,无疑首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这部最具魅力的中篇小说的发表,让其在解放区文坛上崭露头角,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然而,这部成名作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赵...
关键词: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疏离 暗合 
超文本、超网络的多媒体诗歌实验——论毛翰PPS格式音画诗歌创作的美学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张晓婉 李诠林 
诗人毛翰的PPS格式的电子音画诗,具有互文性、前景化、动态性的美学特征。这种超文本、超网络的多媒体诗歌实验,展现了网络时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广阔空间与乐观前景,既有引领新潮的前沿性探索,又传承了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书画紧密结合,...
关键词:多媒体诗歌 超文本诗歌 超网络 互文性 前景化 动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