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春寿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社群主义规范性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哲学》《哲学评论》《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果论正义观与人道主义的失败结盟——评《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
《哲学评论》2020年第2期236-247,共12页惠春寿 
葛四友教授在《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以下简称《分配正义新论》)中提出了一种后果论的正义原则,这种原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充分尊重有限利他心这一人性所固有的动机约束,而且基于人道主义情感为基本需要原则提供了辩护。本文...
关键词:分配正义 后果论 人道主义 有限利他心 
罗尔斯、拉兹与社群主义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4期29-35,共7页应奇 惠春寿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是当代政治哲学中最引人瞩目的议题之一。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切入这一论辩,可以看到,罗尔斯式的自由主义是建立在自由平等人的道德人格观念的基础之上的。社群主义者对这种人格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后期罗尔斯...
关键词:罗尔斯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完美主义 
公共理性如何突破民主传统的限制?——与谭安奎教授商榷被引量:3
《政治思想史》2017年第2期25-41,共17页惠春寿 
谭安奎教授在《公共理性与民主理想》一书中提出,政治自由主义是一种普适的主张,因为它所建基于其上的一系列政治观念表达的是对人类政治的原生性理解,不取决于特殊的语境。然而政治自由主义必然要依赖于现代民主社会独特的公共政治文化...
关键词:政治自由主义 公共理性 约翰·罗尔斯 
公共证成与美好生活——至善论自由主义的一条新路径被引量:1
《政治思想史》2016年第2期98-122,199-200,共25页惠春寿 
公共证成要求国家行为必须得到合理公民的共同接受,据此,许多人对至善论提出了批评,认为它注定无法满足公共证成的要求。然而,由于反对至善论的四个理由——价值多元论、合理公民、自由平等人的观念和中立性——都不能成立,公共证成并...
关键词:自由主义 公共证成 至善论 个人自主 社会道德 
人格的观念与政治自由主义的证成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56-61,157,共6页惠春寿 
为了回应社群主义者对公平的正义依赖于康德式的人类道德本质的批评,罗尔斯对他自由平等人的观念进行了修正,主张它只是一种对所有宗教、哲学学说均不持立场的,关于公民的学说。这种修正引发了正义原则证成方法的转变——契约的方法变...
关键词:政治自由主义 自由平等人 社群主义 政治建构主义 重叠共识 
个人自主与响应理由被引量: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2期14-18,共5页惠春寿 
个人自主是当代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然而关于自主的定义却一直存在许多争论。非实质主义认为,个人自主是一种内容中立的概念,任何欲望只要得到行动者的反思认可就是自主的。实质主义则认为个人自主是一种实质的价值理念,对行动者所处的...
关键词:自主 反思认可 响应理由 适应性偏好 自我欺骗 
论内在的政治自由主义被引量: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54-61,共8页惠春寿 
乔纳森·邝把政治自由主义解释为一种面向合理公民进行证成、旨在展示自由主义内在融贯性的谋划。这种内在的解释既没有区分合理公民的不同内涵,又忽视了罗尔斯对合理多元论和各种政治观念的论证,是一种不完整的解释。不仅如此,它也错...
关键词:政治自由主义 内在的解释 合理公民 重叠共识 
从正义理论的批判到批判的正义理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2-30,共9页惠春寿 
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自由是社会正义旨在实现的主要目标,对自由的不同理解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正义理论。《自由的权利》中,霍耐特分别对消极自由和反思的自由进行了概念与历史的梳理,指出它们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用黑格尔式的社会...
关键词:正义 自由 规范性重构 批判的正义理论 
论罗尔斯的道德人格观念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15年第5期144-150,共7页惠春寿 
道德人格的观念是罗尔斯政治理论的基础,它包含公民正义感的道德能力和追求自己善观念的能力。以这种观念为依据,罗尔斯既继承了卢梭、康德的谋划,试图把正义原则表达为公民道德自主的要求,又和密尔、洛克一样,通过强调个人自主的价值...
关键词:道德人格 道德自主 个人自主 自由主义 罗尔斯 
无支配自由的独断论难题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2期142-149,共8页惠春寿 
以赛亚·伯林对消极自由-积极自由的二分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分析自由问题的经典框架,然而,在晚近西方学界,以菲利普·佩迪特为代表的新共和主义者却提出了无支配的自由概念,认为它既区别于无干涉的消极自由和作为自主的积极自由,又比二...
关键词:自由 无支配 规范性 独断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