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晋峰

作品数:11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司法鉴定专家陪审员专家辅助人程序性刑事诉讼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警察学院学报》《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中国监狱学刊》《中国司法鉴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科学证据审查的困境及出路被引量:13
《法律适用》2018年第13期113-123,共11页朱晋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0707);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资助(CLS(2017)Y05)的资助
随着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庭审已经成为审查认定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核心场域。然而,随着诉讼朝复杂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诉讼中专业性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影响诉讼进程和结果的关键内容。包括法官在内的诉...
关键词:科学证据 审查质证 专家辅助人 专家陪审员 
环境侵权案中“有专门知识的人”若干关键性问题探究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7年第2期205-217,共13页朱晋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07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FX070);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资助项目(16DZ2290900)的资助
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打击力度加大,如何判定环境侵权案中的专业性问题成为关键。然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难以满足环境侵权案中对解决专业问题的需求。'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环境污染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关键词:环境侵权案 有专门知识的人 诉讼地位 实体问题 程序问题 
区域司法鉴定协作的现实必要性及其模式探索被引量:5
《中国司法》2017年第4期49-55,共7页朱晋峰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YFC08007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CFX070);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4GH2028)的阶段性成果;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课题(项目编号:GY2014Z-5)的阶段性成果;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号15HZK007)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活动的空间及交往的程度和范围大大扩展。从而一方面,全球化和市场无界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区域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越来越显现其本区域的共同性(即区域一体化)和固有的特点。
关键词:模式探索 司法鉴定 协作 经济时代 区域一体化 信息社会 人类活动 文化问题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若干问题探索——基于环境损害责任纠纷实践的分析被引量:7
《证据科学》2017年第1期65-79,共15页朱晋峰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司法鉴定意见证据评价系统研究"(2016YFC0800707)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强制医疗制度诉讼化建构研究"(14CFX070)的阶段性成果;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规划课题"鉴定人隐蔽作证制度研究"(14GH2028)的阶段性成果;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项目"鉴定人作证保障制度研究"(GY2014Z-5)的阶段性成果;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民事执行权的控制研究-基于英国视角的考察"(15HZK007)的阶段性成果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众身体健康、生存条件的基础性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突出,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行为也加大了相应的惩处力度。囿于环境问题牵涉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植物等众多专业领域,一般人员往...
关键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鉴定业务范围 专家证人 专家陪审员 鉴定费用 
专家辅助人制度司法实践新问题被引量:2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2-27,共6页朱晋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强制医疗制度的诉讼化建构研究"(14CFX070);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规划课题"鉴定人隐蔽作证制度研究"(14GH2028);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课题"鉴定人出庭作证保护机制研究"(GY2014Z-5)
鉴定意见对解决专业问题具有促进意义,但也可能因鉴定意见的错误等原因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建立并完善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势在必行。除应当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资格、诉讼地位、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以外,我们还应当明...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 司法鉴定 专家辅助人资格 倾向性 专家陪审员 
司法鉴定机构等级管理基本问题论纲被引量:9
《中国司法鉴定》2013年第6期26-34,共9页朱晋峰 沈敏 
国家软科学资助项目(2012GXS4B067);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13DZ2271500)
虽然目前对司法鉴定机构采用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司法鉴定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行业依然存在重复鉴定、缠鉴闹鉴、少数鉴定机构随意出具鉴定意见等乱象;另外,不少鉴定机构,尤其是技术水平较...
关键词:司法鉴定机构 等级管理 基本问题 
强制医疗程序的诉讼化建构——基于强制医疗程序行政化色彩的分析被引量:10
《证据科学》2013年第2期152-166,共15页朱晋峰 宫雪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患者强制医疗程序,是指实施了违法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但囿于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精神疾病状态,实施危害行为不受其主观意志左右,因此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而不对其进行处罚,不让其承担刑事责任。但是...
关键词:强制医疗程序 诉讼对象 精神司法鉴定 程序救济 诉讼化建构 
刑事鉴定意见证据能力的程序性保障被引量:6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第2期22-29,共8页朱晋峰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诉法》涉及的修改内容包括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特别程序等。其中在证据章中,新《刑诉法》将原先法定...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鉴定意见 证据能力 程序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 修改内容 
合适成年人制度关键性程序问题考量——兼评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被引量:1
《中国监狱学刊》2013年第1期46-51,共6页朱晋峰 
摘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刑事诉讼中,其权益或者精神状态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据此合适成年人制度就在国家亲权主义和法的谦抑性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孕育而生。作为在刑事诉讼中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有效保...
关键词:合适成年人 参与时间 参与程序 程序后果 
司法鉴定立法比较之法理研判——以新《刑事诉讼法》与新《民事诉讼法》为视角被引量:4
《中国司法鉴定》2013年第1期1-7,共7页朱晋峰 朱淳良 
2012年修改并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于今年1月1日实施。两大新诉讼法对证据制度,包括证据种类、证明标准等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对于司法实践中证据地位凸显的鉴定意见,两大诉讼法也做了调整,包括完善鉴定人出庭...
关键词:司法鉴定立法 新《刑事诉讼法》 新《民事诉讼法》 法理研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