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玉

作品数:1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琵琶琵琶演奏琵琶教学演奏心理素质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音乐》《人文天下》《音乐创作》《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追忆恩师王俊生教授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26-30,共5页杨秀玉 
今年是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5周年。我漫步于校园,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母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桑与辉煌。这所艺术殿堂的今日华章,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山艺人的接续奋斗与不辍耕耘。回首往事,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遂...
关键词:山东艺术学院 王俊生 艺术殿堂 恩师 琵琶 
促进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以创新弹拨乐教学模式为例被引量:1
《人文天下》2019年第20期96-101,共6页杨秀玉 王玲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传统弹拨乐现代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泉韵女子弹拨乐团”为例》(项目编号:18CCYJ44)阶段性成果.
一、弹拨乐乐器起源、演变与现状据史书记载,早在周代就有弹拨乐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琴、瑟、筝等弹拨乐已经出现.汉代弹拨乐器品种不断增多,到了隋唐时期弹拨乐器发展达到了高峰,不仅品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而且演奏技巧十分高超.
关键词:民族器乐 春秋战国时期 弹拨乐 乐器起源 传承与创新 演奏技巧 教学模式 隋唐时期 
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民族歌剧《檀香刑》及其创演过程的思考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7-19,共3页杨秀玉 
由山东艺术学院出品的民族歌剧《檀香刑》不仅带来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时也是山东艺术学院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对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艺术教育教学的"双基良性互动模式"。笔者从四个方面,...
关键词:民族歌剧《檀香刑》 艺术教育教学 “双基良性互动教学模式” 
中国汉民族乐器文化特征梳要
《音乐创作》2017年第11期93-94,共2页杨秀玉 
汉民族乐器在展现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它包容的宽广胸怀,和它那展示无垠的宽阔气度的基础上,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故事,展现出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它所秉持的东方文化的独具个性,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并预示了华夏民族前程似锦的美好...
关键词:汉民族乐器 东方文化思维类型 文化特征 历史演进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人文天下》2017年第24期3-7,共5页杨秀玉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为在全省文化系统掀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人文天下》“戏剧基刊”版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专栏,约请我省部分十九大党代表、...
关键词:文化系统 研究人员 学习 精神 负责人 
琵琶演奏艺术形式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28-29,共2页杨秀玉 
山东省艺术科学音乐学类重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4048
琵琶作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艺术中的一种独特门类,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独具个性,更是因为它独特的技法,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力,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强力震撼。因此,...
关键词:琵琶演奏艺术 多样性 独奏 重奏 
唐代涉琵琶诗概览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38-41,共4页杨秀玉 
琵琶在我国唐代,最受宠也是最流行的乐器,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许多是以琵琶为题材的,这些涉琵琶诗作,既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许多有关琵琶的重要史料,就蕴含在这些涉琵琶诗中,因此要探寻唐代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琵琶 涉琵琶唐诗 唐代大曲 白居易 琵琶行 
琵琶历史延革述要被引量: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38-39,79,共3页杨秀玉 
我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是秦汉时期由一种名为鼗鼓的敲击乐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名为弦鼗。后来在弦鼗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多种"盘圆柄直"的弹拨乐器,并因其演奏动作均为外弹、内拨而统称为"批把"(枇杷、琵琶)。东晋时期,梨形的四弦曲项琵琶由...
关键词:弦鼗 秦琵琶 曲项琵琶 五弦琵琶 阮咸 
刘天华琵琶作品《虚籁》赏析
《戏剧丛刊》2008年第2期60-60,共1页杨秀玉 
刘天华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和音乐修养,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民族器乐的创作规律,又大胆地吸取西洋音乐的技法,使他创作的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的音调,又有新颖独特的表现力,至今仍保持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刘天华 作品 赏析 琵琶 创作规律 艺术生命力 音乐修养 音乐天赋 《虚籁》 
阿炳与《大浪淘沙》
《戏剧丛刊》2006年第6期91-92,共2页杨秀玉 
阿炳名叫华彦钧(1898—1950),江苏无锡民间艺人,35岁后双眼全瞎.人们便叫他“瞎子阿炳”。他有很好的音乐天赋.既能孰练地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又能创作歌词,常常是上午听到的新闻.下午就能排练成有韵的白奏自唱。抗战前后,他曾...
关键词:《大浪淘沙》 阿炳 艺术创作 精神生活 民间艺人 民族乐器 音乐天赋 抗战前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