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视听新闻报道新闻传播创意性新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中国记者》《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创意性新闻标题制作六招——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标题分析被引量:6
《中国记者》2012年第6期72-73,共2页林奇 
创意性标题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各种主要元素以及相关元素进行优化组合或整合所产生的新意,通过题目表现出来。
关键词:作品标题 新闻标题制作 创意性 中国新闻奖 优化组合 新闻事实 元素 新意 
超常态新闻传播的超视听现象探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51-152,共2页林奇 
“超常态”,即事物发展的超常状态,是相对正常状态即“常态”来说的。“常态指的是事物经常性、固定性的正常状态;而非常态是指事物非正常条件下特有的、非固定性的反常(或异常)状态。”④超常态,则属于非常态的一种特殊现象,通...
关键词:超常规 新闻传播 事物发展 视听 非线性发展 非常态 社会变革 自然灾害 
广告超视听创意初探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28-133,共6页林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超常事态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高科技的摄影技术和非线性编辑等应用,对于一些超出人们眼睛和耳朵正常的视听范围现象、超越于常态的视听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特殊摄影技巧应用于广告传播之中,形成广告超视听的理...
关键词:超常态 超视听现象 超常思维 超视听创意 
如何让新闻照片“传递”出声音——利用视觉元素还原新闻“现场声音”被引量:2
《中国记者》2011年第8期118-118,共1页林奇 
2011年,在日本发生9级地震时,搜狐网转载了日本海啸最难忘的20张照片。其中有每日新闻社、路透社播发的一张照片《毁灭之浪》(如下图):画面中记录的巨浪盖顶涌来的动感要素,恍若让人"听"到巨浪咆哮而来的声音。
关键词:新闻照片 声音 视觉元素 现场 还原 利用 搜狐网 新闻社 
新闻传播文本首因效应“动态化”管见被引量:6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93-98,共6页林奇 
把"首因效应"作为新闻心理学来研究,一般应用于采访或文本制作的开篇,因而未能系统全面地认识和运用"首因效应"的作用。受众一般首先随时浏览后才有所选择所需的信息等非线性等阅读与观看特征,把"首因效应"相应地作为"动态性"地、有的...
关键词:首因效应 动态化 新闻悬念 新闻故事化 陌生化 
试析西方客观报道的逻辑力量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47-152,共6页林奇 
现代逻辑的理念比传统逻辑更强调推理思维形式的有效性。在西方客观报道中,记者常运用逻辑思维规律,对事实进行认识、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进而选择事实报道事实,对报道中所运用的常见类型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思维形式所产生的...
关键词:客观报道 客观性原则 新闻报道逻辑性 话语 
西方新闻报道的情感信息传播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160-161,共2页林奇 
关键词:新闻报道 情感信息 信息传播 事实信息 西方 新闻传播 信息传递 
从近代通讯发展“拐点”看新闻报道超视听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66-170,共5页林奇 
通过中国近代报刊通讯体裁变革出现的"拐点",深入分析其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与突破,以及产生超视听现象的成因,以便今后根据中国的国情,在报道中如何超越,如何走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的路子,达到"和而不同",创新中国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拐点 超越性 超视听现象 开放性思维 和而不同 
试谈大众传播的超视听现象
《新闻知识》2008年第4期70-72,共3页林奇 
超视听,即"超常的视听",属于一种超常现象。超常现象,英文"anomalous phenomenon",原来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一般人认为,因为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 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其中包括偶然的情况下发...
关键词:视听 大众传播 图坦卡门 科学家 超常 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