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京福

作品数:20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省劳动就业办公室更多>>
发文主题:就业就业工作公共就业服务劳动者就业优先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就业》《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家庭服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被引量:1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年第8期38-39,共2页毕京福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二是书籍。书籍是储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然而,在当今手机、网络、电视的时代,让...
关键词:闲暇时间 个人兴趣 季羡林 读书学习 给你 领导干部 浩然正气 自我反省 心灯 人格魅力 
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山东省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中国就业》2015年第6期30-31,共2页毕京福 陈再彬 毕瑨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要求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从长远发展看,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种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适应变迁状态和一种社会机...
关键词:社会融合 新型城镇化 市民化 经济发展方式 户籍制度改革 行为模式 文化生活 人户分离 民主政治权利 转移人口 
山东绘就家庭服务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家庭服务》2015年第6期10-13,3,共5页毕京福 董廷杰 
近年来,山东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推进家庭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任务,在政策引导、品牌培育、职业培训、信息服务、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有力推动了家庭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服务业 山东省 职业培训 转型升级 山东 
幸福是一种感觉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年第12期54-55,共2页毕京福 
很久以来,我总在思考到底什么是幸福?动笔之前我问了周围的很多人,大家对幸福的理解和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说,富甲一方、跻身权贵、扬名立万是幸福;也有人说,有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就是幸...
关键词:富甲一方 扬名立万 人说 情绪反应 一缕清风 繁华热闹 发现美 傲霜枝 云淡风轻 人的生命 
穿上绿军装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年第10期54-55,共2页毕京福 
有人说:"当兵后悔一时,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现在回想起来,人生能有一次当兵经历,是终身受益的财富。当兵的日子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多少次梦回军营,梦见一个个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战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营房,一辆辆日夜陪伴的绿色军车,...
关键词:军旅生活 梦回 号声 独自一人 新兵连 月光下 民兵连长 就这样 三大条令 全家光荣 
全面提升就业质量的现实路径
《中国就业》2014年第6期12-13,共2页毕京福 徐可彬 王玉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升就业质量已成为各级有关部门促进就业的重大现实选择。我国城乡就业的持续增长和稳定的就业局势已成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但同时,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
关键词:就业质量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路径 高校毕业生 持续增长 城乡就业 结构矛盾 总量矛盾 
以大众化推动就业宣传深入人心
《中国就业》2013年第2期12-13,共2页毕京福 
要实现就业宣传深入人心,必须使就、业宣传大众化,这是就业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谓其“重”,是因为就业宣传是推动就业政策普惠到广大群众最关键的因素;谓其“难”,是因为就业宣传容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吸引...
关键词:就业宣传 大众化 人心 宣传工作 就业政策 宣传效果 “重” “难” 
以大众化推动就业宣传深入人心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3年第1期20-21,共2页毕京福 
正要实现就业宣传深入人心,必须使就业宣传大众化,这是我们就业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谓其"重",是因为就业宣传是推动就业政策普惠到广大群众最关键的因素;谓其"难",是因为就业宣传容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接...
关键词:就业 群众 吸引力 与时俱进 针对性 公共就业服务 就业帮扶 
三类用工模式的利与弊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年第8期22-23,共2页毕京福 王玉泉 
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体系框架内,我国企业用工方式主要可分合同和非合同两大形式。合同形式中,又可分为“合同制”和“劳务派遣”等形式,而非劳动合同方式的用工包括很多具体形式,可统称为“...
关键词:用工模式 《劳动合同法》 《就业促进法》 利与弊 《社会保险法》 法律体系框架 结构性矛盾 用工方式 
“两难”背景下我国企业用工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年第7期18-20,共3页毕京福 王玉泉 
当前,在我国"招工难"呈现常态化、持续化、普遍化发展态势的同时,劳动者"就业难"也向深层次发展。"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就业工作长期面临的局面,主要表现为企业招用廉价工比较难,高校毕业生找高工资的岗位难。
关键词:就业 招工难 劳动者 生产力 用工方式 劳务派遣机构 企业管理 企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