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丽

作品数:1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艺术风格安史之乱胡人形象重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蒲松龄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的归隐情怀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67-70,77,共5页方圆媛 涂小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诗叙事性研究”(18BZW056);安徽省教育厅杰出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元代安徽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22AH020036)。
《风入松·寄柯敬仲》为“一代文宗”虞集所作之词,其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流传千古。整首词作韵调与画面辉映,意象组合精致灵巧,含蓄蕴藉,表达了虞集潜伏在文字之下的思归之情与隐逸情怀。
关键词:虞集 象征 归隐情怀 
版本问题或戏剧问题——论元杂剧《金线池》版本差异的性质
《四川戏剧》2024年第6期42-46,共5页张迪 涂小丽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诗叙事性研究”(项目编号:18BZW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元杂剧《金线池》“钞本”系统与“臧本”系统在人物、情节、主题三个方面有较大差异,二者均具有独立的戏剧审美品格。人物方面,“臧本”在人物塑造上更具层次性,人物间的联系也较紧密;情节方面,“臧本”相比“钞本”更注重挖掘韩辅臣...
关键词:《金线池》 “钞本”系统 “臧本”系统 元杂剧版本 
古代小说中的狐男形象及其衰微
《蒲松龄研究》2023年第2期130-140,共11页黄颖聪 涂小丽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历史故事传播与文学主题嬗变——以唐宋时期李隆基与杨贵妃题材文学作品为考察对象”(项目编号:gxyqZD2021012);淮北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语文学科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号:2021zlgc0)阶段性成果。
狐男形象作为狐形象重要的一支却少有人关注。狐男形象起源于氏族图腾,在“雄狐淫”和“胡博士”两种原型基础上发展出了狐书生、狐侠、狐父等特色鲜明的形象。形形色色的狐男形象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体现作者创作心...
关键词:古代小说 狐男形象 式微原因 
论元代诗人张翥诗歌的日记式叙事特征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8-73,共6页涂小丽 张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W056);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2021zlgc0);安徽省教育厅杰出青年人才科研项目(2022AH020036)。
张翥是元代诗词大家,后人将其诗与“元诗四大家”相提并论,誉其词为“元一代之冠”。张翥常常将历史事件、个人生活与家国情怀蕴涵在反复出现的时间印记里,通过诗题、诗序和诗注中的具体时间记录,展现元代文人生活和大元王朝兴衰浮沉。...
关键词:元代 张翥 诗歌 日记式叙事 
以孝道伦理整合男女之情——论《琵琶记》的叙述目的与叙述策略
《剧影月报》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涂小丽 张迪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元诗叙事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ZW056
夫妇一方面是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是共同经营一件极重要又极基本的社会事业。若不能两全其美,就得牺牲一项。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牺牲前者。——费孝通[1]《琵琶记》是戏曲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它是元代文人化南戏的代表,后人对...
关键词:《琵琶记》 叙述策略 男女之情 伦理整合 《赵贞女蔡二郎》 孝道 中国传统社会 享受生活 
论元代咏史散曲中的杨贵妃形象
《剧影月报》2018年第1期30-31,共2页涂小丽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元代咏史诗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K03
杨贵妃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争论不休、抒写不完的人物形象。唐宋如此,元代亦如此。任中敏在《曲谐》中说:“自元以来,曲中播咏最盛者,有三大情史。(一)为普救西厢,(二)为天宝马嵬,(三)则豫章茶船也。”元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
关键词:人物形象 元代文学 杨贵妃 散曲 咏史 元代文人 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史 
元代咏史诗研究述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11期12-14,共3页涂小丽 
淮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项目"唐宋李杨题材文学的传播与主题嬗变";[项目编号:2013xq0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元代咏史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SK03]
由于元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人的活动范围、审美取向和对历史的认识不同,元代咏史诗的体裁、题材、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特征等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都有了创新与发展。例如,元代不同阶层、不同民族文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其咏史诗在取...
关键词:元代咏史诗 研究述评 新变 
中唐前后胡人形象的抒写转变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6期85-90,共6页邱瑰华 涂小丽 
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对唐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唐人纳异心态的转变,也使得中唐以后文学中胡人形象的抒写发生了变化。安史之乱前,文人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抒写异质文化的渗入,体现出了自信向上的主人翁精神;安史之乱后,文人对...
关键词:安史之乱 唐代文学 胡人形象 
从才子佳人小说到家族兴衰史——以林小红一家为考察中心
《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4期129-139,共11页涂小丽 
现存百二十回《红楼梦》中有关林小红一家的叙述存在许多矛盾和漏洞。首先,关于林小红的叙述经历了出场——失踪——重现的过程;其次,林小红与林之孝夫妇看似是一家人,实际上又不符合一家人的相处模式,让人心存疑惑。从林小红一家的矛...
关键词:红楼梦 林小红 版本 成书 
中国古典诗词教与学“九字法”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56-158,共3页涂小丽 邱瑰华 
淮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2201)
中国古典诗词的教与学,一直是语文教学者、研究者和古典诗词爱好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在此,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九字法"教学,即"说""释""读""想""论""画""唱""比""改"。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教与学 九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