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书

作品数:14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民族乐器三星堆形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音乐探索》《考古》《中华文化论坛》《中国音乐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音双腔葫芦埙的研制
《艺术品鉴》2018年第11X期134-136,共3页张莉 王其书 
双腔葫芦埙通过20余年的不断研究,配套双腔葫芦埙中的高音埙和中音埙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制作数据和技术,为促进高中低音埙的配套使用,低音埙在实际使用中的重要作用渐渐突显出来。但是由于低音埙体型较大,传统的手工制作成型效率低,制...
关键词:低音埙 配套使用 半机械加工 音域 指法 
三星堆出土成组石璧的复原调音实验研究被引量:2
《音乐探索》2012年第3期13-21,共9页幸晓峰 沈博 王其书 杨永富 
国家基金课题"长江流域礼乐文明起源与发展-从成组玉石璧的性能与功能研究入手"课题组完成的一个项目报告;批准号:06XZS005
文章介绍了课题组用实验考古学和现代音乐声学研究方法,对三星堆真武仓包包出土成组石璧所做调音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实验研究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阶段,通过对四件不同材质"璧"的制作和调音实验,证明了材质(硬度和密度)、璧的大小(通过...
关键词:三星堆 成组石璧 复原 调音实验 
筚篥与羌笛——《羌笛源流考辨》续篇被引量:9
《音乐探索》2009年第4期18-23,共6页敖昌群 王其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资助<南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对比研究>系列研究成果。批准号:01JD760004
通过对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乐器的考察和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证明,筚篥和羌笛是古羌人发明的乐器,统称筚篥。并筚篥是对竖吹气鸣乐器的泛称。随着古羌人的四面迁徙而传遍中华大地,2000年来,在全国广泛流传,并在各民族地区产生了...
关键词:筚篥 羌笛 南北丝绸之路 源流 形制 对比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玉石器的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探讨被引量:4
《考古》2009年第3期83-93,共11页幸晓峰 叶茂林 王其书 沈博 王国道 任晓燕 崔兆年 蔡林海 何克洲 李晓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长江流域礼乐文明起源与发展--从成组(成批)玉石璧的性能和功能研究入手>(编号:06XZS005)的调查研究项目之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资助
As early as remote antiquity, people got to know that jade and other precious stones can sound when beaten, which is recorded in documents of that time. A number of jades and other precious stone artifacts from the La...
关键词:喇家遗址 齐家文化 玉石器 音乐声学测量 
南诏奉圣乐、骠国乐与隋、唐燕乐——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之二被引量:8
《音乐探索》2009年第1期3-7,14,共6页王其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资助<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批准号:98JAQ760008
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我国中央政权与西南少数民族及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有着巨大贡献,特别是《南诏奉圣乐》及《骠国乐》,融合了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的精华,其内容到形式不谛为当时的一种创新。
关键词:西南丝绸之路 《南诏奉圣乐》 《骠国乐》 隋唐燕乐 
“南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对比研究”考察研究报告被引量:3
《音乐探索》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敖昌群 王其书 胡扬吉 包德树 柳良 
本文在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北方丝绸之路先期进行的实地考察所获取的原始素材和文献资料的梳理、提炼,选择对南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和"乐舞"进行初步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西南丝绸之路 北方丝绸之路 音乐 文化 比较研究 
良渚文化反山遗址出土玉璧音乐声学特征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2期103-107,共5页幸晓峰 黄建秋 沈博 王其书 杨永富 廖韧 
2006年度国家基金课题《长江流域礼乐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成组(成批)玉石璧的性能和功能研究入手》(批准号:06XZS005)的调查项目之一
本文通过对良渚文化出土玉石璧所做的音乐声学测量,讨论了良渚文化玉璧形制特征和音乐声学特征,以及它们对我国出土具有良好音乐性能成组玉石璧产生的影响。良渚文化大量出土玉璧的环体形制、尺寸大小厚薄、孔径大小、加工时肉面上留下...
关键词:良渚文化 玉璧 音乐声学特征 探讨 
三星堆成组铜铃音乐声学性能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幸晓峰 王其书 
2004-2005年文化部批准科技项目课题《三星堆出土铜铃、铜眼泡、石璧的音乐声学性能研究》的成果之一
铜铃是我国最早的青铜乐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层和下层出土两组铜铃,分别为16件和14件,音乐声学测量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乐音性性能,铃体表面遗留有意识调音加工痕迹。这批铜铃是目前我国出土数量较多、祭祀功能明确的乐器,在青铜乐器发...
关键词:三星堆 成组铜铃 音乐声学性能 探讨 
三星堆、金沙、盐亭遗址出土玉石璧音乐声学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39-46,共8页幸晓峰 王其书 
2003年文化部科技项目<三星堆出土铜铃;铜眼泡;石璧的声学和音乐性能研究>成果之一
古文献中关于玉音(声)及璧与音乐相关的记载,说明玉石璧可能是玉音的载体而入乐。四川是我国出土玉石璧比较集中的省份,对三星堆、金沙、盐亭遗址出土玉石璧所作音乐声学测量分析及综合学科研究,证明玉石璧具有良好音乐声学性能。成组...
关键词:三星堆 玉石璧 音乐声学 性能 
羌笛源流考辨——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之一被引量:13
《音乐探索》2003年第4期11-17,共7页王其书 
羌笛在我国乐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的流变涉及音乐、文化、民族变迁,历来受音乐史学家的重视,且众说纷纭。汉代马融的《长笛赋》与战国时期宋玉的《笛赋》已有记载,通过以上两赋的分析研究,结合“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
关键词:羌笛 民族乐器 源流 考辨 马融 宋玉 《长笛赋》 《笛赋》 形制 羌人 马融 宋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