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灵

作品数:15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宗教认同性伊斯兰教回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世界宗教研究》《宁夏史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宁夏羊毛输出量与经济社会变迁关系探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51-60,共10页白建灵 谢晓东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宁夏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研究”(23NXBZS02)。
羊毛作为独立的商品种类,是近代毛纺业及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宁夏羊毛输出量及其变化反映了近代宁夏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近现代历史文献对宁夏羊毛输出量的记载相对零散、杂乱,多方说法不一,数据描述过于宽泛,且学术界也未见与其相关...
关键词:近代 宁夏 羊毛 输出量 社会经济变迁 
近代隆德社会文化探究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76-81,共6页马雪莲 白建灵 
隆德文化在近代社会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国家乡村建设与新文化传播的影响,近代的新文化开始填补传统文化衰落后乡村社会的文化需求,形成了隆德县在新旧过渡时期的不同于过去的文化样态,其保守与先进共存...
关键词:近代隆德 文化 建设 
论课程思政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5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84-189,共6页白建灵 
宁夏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资助。
中国当代教育要求课程负载思政的任务和使命。负载思政的任务和使命是课程的内在要求,还是课程的外在要求,这是一个重要命题,也是课程思政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知识和道德的有机统一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关键词:课程思政 结构 功能 
两个世界的碰撞:谈中国古代天下观向近代民族国家观的转变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年第9期9-13,共5页王家保 白建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极为璀璨的明珠。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影响,中华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发展出了与众不同的天下观念。这种传统的天下观不仅是一种地理认知,更代表着一种尊卑秩序的政治和文化。近...
关键词:天下观 近代中国 民族国家 
经堂语+汉语:回族语言的形成与民族意识的表达
《回族研究》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周慧宁 白建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MZ066)
回族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经堂语+汉语。"经堂语+汉语"作为回族语言的基本结构,是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回族先民原语言的消失与转化,以及对汉语的接受与改造而形成的,具有二元一体性。回族语言的形成,既反映了回族原语言与汉...
关键词:原语言 经堂语 汉语 民族意识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坊的性质、特点及演变被引量:2
《回族研究》2015年第1期47-53,共7页白建灵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ZJ012)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坊的形成,是唐宋王朝参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的产物。穆斯林蕃坊建立于中国汉族社会之中,它既有别于中国社会的政权系统,也有别于少数民族内附形成的羁縻府州,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本文拟对穆斯林...
关键词:蕃坊 性质 特点 演变 
元明时期回族教坊的演变、特点及作用
《回族研究》2013年第3期40-45,共6页白建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XZJ012)
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在中国传衍发展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为"蕃坊",回族先民的身份为客籍的"蕃坊"。元明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蕃坊"变成了中国人,"蕃坊"也逐渐发展演变成了教坊。称谓的变化,反映了真实内容的历史性变迁。这种...
关键词:回回 哈的所 教坊 
论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和回族化被引量:1
《回族研究》2013年第1期68-73,共6页白建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ZJ012)
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的方式是宗教与民族俱来的。伊斯兰教作为外来宗教,它在中国传播,必然面临中国化的选择和实践;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中国多元汇聚,一体融合为回族,伊斯兰教也面临着回族化的选择和实践。中国...
关键词:伊斯兰教 中国化 回族化 
论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一种方法论的探讨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3期1-9,194,共9页白建灵 
在人类的群体性划分中,民族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民族是人类生存的一般规则和普遍现象。任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通过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实现的,这使任何民族都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纵观各民族的发展史,每个民族在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
关键词:宗教 认同性 别异性 方法论 
论秦汉时期开发西北地区的两种方式
《宁夏史志》2012年第1期21-25,37,共6页白建灵 
西北开发是个近代意义上的概念.而开发西北的行为.却是一项恒久的人类历史活动。西北.是统一中国的区域性概念。西北地区自从有人类居住以来,就不断处在开发的状态。随着国家统一进程的实现.国家意义上的开发也随之发生。于是.区...
关键词:西北开发 西北地区 秦汉时期 历史活动 近代意义 国家统一 区域性 国家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