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宏

作品数:3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信念神学基督教宗教哲学自然神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许昌学院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世纪晚期共相唯名论学说建构的思想基础
《哲学评论》2023年第2期180-197,共18页翟志宏 崔鹏 
在中世纪,共相通常与一个事物或实体的本质及其是否独立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受希腊哲学及自身思想传统的影响,中世纪哲学家们围绕着共相的性质展开了争论;因受共相本体论期待的影响,早期争论中实在论观点较为流行。托马斯·阿奎那以不...
关键词:共相 本质优先 存在优先 唯名论 
“有学问的无知”--中世纪神圣实体认知的逻辑困境
《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6期142-154,共13页翟志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59);武汉大学2018年规划教材建设“中世纪哲学史”研究成果。
在中世纪形而上学诸多问题的探究中,神圣实体(上帝)始终具有核心的地位。从早期教父哲学时期开始,哲学家们围绕着神圣实体的本质及其本原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思考与探究。这些思考与探究区分了中世纪时期的"上帝"与希腊哲学的"神论...
关键词:中世纪 神圣实体 有学问的无知 逻辑困境 
古典自然神学的论证意义与思想边界——从莱布尼茨的解释原则到休谟的证据批判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4期73-80,共8页翟志宏 陈强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信念的认识论地位与合理性意义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ZX059)的阶段性成果。
在现代早期基础主义和证据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莱布尼茨和休谟以不同方式对古典自然神学进行了审视与考察。莱布尼茨在肯定其论证效力的前提下,尝试在理性的论证原则和解释原则之间寻求平衡;休谟则依据其彻底的经验主义原则,对自然神学的...
关键词:自然神学 理性原则 论证 边界 
洛克的证据原则及其认知合理性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2期48-49,共2页翟志宏 
作为在现代思想文化背景中对知识的根据(或证据)最早予以特别关注的哲学家之一,笛卡尔相信“精确和确定性”是科学知识至高的和必需的品性,从而把“建构在毋庸置疑的第一原则基础上的可信赖的和系统化的知识”作为他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文化背景 系统化 科学知识 合理性 笛卡尔 确定性 
从理性之基到人性之源看休谟与康德宗教哲学的多重意义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4期205-212,共8页翟志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信念的认识论地位与合理性意义问题研究”(13BZX059)阶段性成果
休谟和康德在不同论著中以不同方式同时对宗教的理性之基和人性之源分别进行了探究。本文认为这些探究在休谟和康德的宗教哲学体系中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各自独立的意义。一方面他们秉承证据主义的认识论路线,质疑宗教的理性基础,将古典...
关键词:休谟 康德 宗教哲学 理性之基 人性之源 
洛克的证据原则及其认知合理性意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52-59,70,共9页翟志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信念的认识论地位与合理性意义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X059)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看待认知的合理性并为其建构可靠的基础与根据,是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一直探寻的主要问题。笛卡尔和洛克通过知识之可靠性根据的建构,在现代早期重启了认知合理性问题的讨论。洛克认为他的目的是要'探究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
关键词:信念 合理性 洛克 
洛克论信念合理性的伦理之维
《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3期122-129,共8页翟志宏 陈慧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59)”研究成果
信念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靠的认识论根据,是洛克宗教哲学所致力探究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洛克在阐释人类知识的起源和范围的基础上,对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认知特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与拥有可靠证据的知识不同,信念,特别...
关键词:信念 知识 伦理责任 
莱布尼茨“信仰与理性一致性”学说的思想基础及其认识论意义
《哲学评论》2018年第2期225-240,共16页翟志宏 卢钰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莱布尼茨文集》翻译与研究”(14ZDB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信念的认识论地位与合理性意义问题研究”(13BZX059)。
在莱布尼茨的思想体系中,哲学和宗教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有关“信仰与理性一致性”学说的提出,即是这种重要性的一个集中体现,其中既包含着宗教的因素,也关涉到了哲学的考虑。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理性原则不仅是莱布尼茨建构本体论和认...
关键词:莱布尼茨 理性规则 宗教信念 
伊壁鸠鲁与庄子死亡观比较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57-62,共6页翟志宏 陆泽杰 
死亡的"尚未"及其不可避免性总会引发人们对生存与死亡本质的沉思,伊壁鸠鲁与庄子分别就此开出了两条不同的路径。前者要求直面死亡,重视在世价值,对社会道德良善的拯救起到了帮扶作用;而后者则通过对死亡的被动承受回归到本体之"道",...
关键词:伊壁鸠鲁 庄子 死亡观 灵魂  
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宗教学研究
《人文论丛》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翟志宏 郭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14JZD034)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中后期宗教学(science of religion)的建立,为宗教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学理基础和学科基础。20世纪中国学者的宗教学研究,在秉承自身渊远流长思想传统与学术传统的同时,借鉴现代西方宗教学的学科理念,就宗教的分类、基...
关键词:宗教学研究 现代中国 中国宗教学 宗教史学 学术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