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铃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际刑事诉讼共犯回避制度陪审制度妇联干部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刑事诉讼中证据自由原则的确立和发展——兼论国际刑事法院的模式选择被引量:2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6期114-120,共7页肖铃 
作者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刑事法院证据规则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820037)的阶段性成果
早在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中即已确立的证据自由原则是国际刑事诉讼中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的原则。联合国的特设刑事法庭无论在证据的可采性判断还是在证明力评价阶段都继承了该原则,尤其是在可采性问题上,规定审判庭可采纳任何有相关性和...
关键词:国际刑事诉讼 特设刑庭 国际刑事法院 证据自由原则 传闻证据 
共同被告人陈述的若干证据问题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48-151,共4页肖铃 韩一衍 
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刑事法院证据规则研究>阶段性成果(09YJC820037)
共同被告人陈述包括共犯陈述在性质上属于证人证言,因此不受口供补强规则的规制。但鉴于共同被告人陈述的证明力特点介于口供和证人证言之间,尤其是共犯陈述在证明力上类似口供,因此应参考口供补强规则为其设置相应的证明力规则。在证...
关键词:共同被告人陈述 共犯陈述 证明力 质证 
国际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出示和质证规则被引量:1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10-115,共6页肖铃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刑事法院证据规则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820037)的成果
特设刑庭的对抗式诉讼特征集中体现在庭审阶段的证据出示和质证规则上,控辩双方一般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则。然而,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没有明确规定证据出示和质证规则,只是规定诉讼的进行由审判长指示,因此国际刑事法院的庭审证据...
关键词:证据出示 质证 刑事法院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废止被引量:7
《理论导刊》2009年第4期84-86,共3页肖铃 韩一衍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中国式的陪审制度,其承载着厚重的期望,但是多年来的实施情况却难如人意。尽管2004年8月颁布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试图通过技术上的完善改变这种局面,但因这种中国式陪审不符合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和国...
关键词: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 废止 
论共犯陈述的证据性质被引量: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42-144,147,共4页肖铃 
关键词:证据性质 陈述 共犯 共同犯罪案件 被告人供述 犯罪嫌疑人 证据种类 证人证言 
《刑事诉讼法》第82条的修改建议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肖铃 
《刑事诉讼法》第82条的规定有很多问题。对"法定代理人"的规定存在和其他法律不一致、概念混淆、列举项涵盖以及未明确"被代理人"范围的问题;对"近亲属"的规定存在范围过窄、表述不当的问题;对"诉讼代理人"的规定存在表述烦琐重复的问...
关键词:法定代理人 近亲属 见证人 保证人 诉讼参与人 
解析刑事回避事由的两个层次
《理论导刊》2007年第7期77-80,共4页肖铃 
我国刑事回避事由的规定存在混乱、缺乏体系性、难以涵盖实践中多种多样应回避情形等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借鉴国外做法,将回避事由明确划分为两个层次:具体回避事由和概括回避事由。前者由法律明确规定,主要规制审判人员和案件具有人际上...
关键词:有因回避 具体回避事由 概括回避事由 
确立公诉人申请回避权之构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肖铃 
按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规定,在公诉案件中当事人拥有申请回避权,而公诉人却没有对应的权利。这不仅违背了诉讼原理,也使司法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解决陷入尴尬境地。确定有权申请回避的人员范围之基本思路应是:谁和案件的处理...
关键词:回避制度 检察机关 公诉人 申请回避权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刑事再审程序介评被引量:1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9-23,共5页肖铃 
法、德、日三国的刑事再审程序关键的框架性规定非常类似甚至相同,呈现出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再审程序的一般面貌和共同特征,在我国刑事再审制度改革呼之欲出的现阶段尤其值得对其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刑事再审程序 事实再审 法律再审 共同特征 
妇联陪审员中立性质疑
《南昌高专学报》2004年第1期23-24,27,共3页肖铃 
法院特邀妇联干部担任涉及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陪审员,是我国陪审制度近年发生的新变化,但其违背了法官中立的司法原则,应予取消。
关键词:陪审制度 妇联干部 司法公正 中立性 职业道德 回避制度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