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蓉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系统RFIDP2P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软件导刊》《湖北招生考试》《前沿》《数码设计》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Python语言在编程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数码设计》2018年第9期30-31,共2页胡艳蓉 廖自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内各专业开设编程类课程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传统的编程类课程教学已经造成了学生惧怕、不感兴趣的局面,甚至部分编程语言的课程让学生“闻课色变”。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现在,应如何去转变当前的局面是我们...
关键词:PYTHON语言 编程 主动性 
考试风险监测与预警模式分析被引量:1
《湖北招生考试》2016年第5期42-44,共3页廖自能 胡艳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发生考试风险问题,随着不可预知问题的增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好的选拔合格人才,科学规范组织考试,应对考试风险、监测手段与预警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考试风险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考试风险 监测 预警 分析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三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第20期237-237,共1页胡艳蓉 廖自能 
胡艳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2J11);廖自能.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59)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了各个领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不断的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三用"教学法能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关键词:三用 教师 研究 
基于“三用”教学法的计算机课程群教学的应用研究
《才智》2014年第21期180-180,共1页胡艳蓉 廖自能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2J1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实践操作能力的强的人才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疙瘩高校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以应用型的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为代表高校都纷纷提出...
关键词:三用 分层 研究 
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与应对之策被引量:1
《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10期44-44,共1页廖自能 胡艳蓉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3G网络的建设,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带来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它意味着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本文主要探讨了物联网的内涵、在发展物联...
关键词:物联网 RFID 瓶颈 对策 
高校知识共享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前沿》2012年第8期104-105,共2页胡艳蓉 廖自能 
国家软件开发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SKLSDE-2011KF-01)
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以人为素质中心,通过合理的方式转化精神层面为物质层面的经济。高等院校聚集大量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才,他们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加,这样会让高校拥有丰富多样化的知识资源,如果能充分实现高校内和高校之间的知识...
关键词:知识共享 人才 培养 影响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半结构化模式优化研究
《软件导刊》2012年第9期178-181,共4页胡艳蓉 廖自能 娄策群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发展就业趋势,从我国现有的半结构化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信息管理专业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信息管理 半结构化 人才培养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被引量:8
《软件导刊》2011年第8期69-70,共2页吴晶晶 胡艳蓉 
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提出了系统的4层模型,包括应用层、中间件层、中心控制平台、感知层,在此基础上,应用3G、wifi技术实现各层之间的信息传递,并详细介绍了各层所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的整体工作原理,实现了物与物、物...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家居系统 安全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建设探析被引量:1
《软件导刊》2011年第8期71-73,共3页方丽丽 胡艳蓉 
高校数字图书馆主要以信息咨询的形式服务于师生和社会用户,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透析数字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特征的表现形式,通过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优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建设,以求实现全面辅助高校广大用户...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咨询 服务建设 
一种模糊的匿名分析模型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王亮 廖自能 刘丹 胡艳蓉 
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041095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243);武汉市教育局基金(200765)
在分析现有的匿名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随机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匿名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现有的匿名系统的安全性,并能为设计一个新的匿名保护方案提供支持。
关键词:匿名分析模型 隐私 安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