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龙

作品数:34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社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技术冬学农业生产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考古》《地域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河北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器与棉花:近代棉业改进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以工商业影响下的农业经济为视角
《中国农史》2025年第1期132-144,共13页苏泽龙 李凯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与农村社会变迁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2BZS147)。
自宋代开始引种棉花以来,棉业在传统农业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鸦片战争后,洋棉倾销冲击着本土棉花的地位,机器纺织业快速发展更暴露出本土棉花量少质差的问题,棉业改进工作被提上日程。为改善和提升本土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从政府到社会...
关键词:棉业改进 机器纺织 近代乡村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合作社新式犁具供给与农业互助合作——以山西省为中心的考察
《求索》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苏泽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与农村社会变迁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BZS147)。
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当时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前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新中国在城乡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网络。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当时农村普遍存在的农具缺乏问题,供销合作社充...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供销合作社 新式犁具 农业互助合作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乡村建设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4期20-30,156,157,共13页苏泽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与农村社会变迁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2BZS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乡村组织建设为农业革命实践提供了制度保证,以广大群众参与为主体的农具革新成为农业革命实践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在生产领域开展的农具革新工作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中,对于促进农村的组织建设、改变生产方式、...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 制度 农业革命 生产工具 社会主义乡村 
冬学与农民教育:1950年代山西农村社会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9-117,共9页苏泽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ZS147)。
传统社会的冬学主要是在农村进行识字教育与思想启蒙。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希望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故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因此,冬学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教育,其更加注重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
关键词:冬学 1950年代 农民教育 山西农村社会 
20世纪50年代山西农村读报组与农业生产研究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22年第6期82-89,共8页苏泽龙 刘晓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一般项目《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与农村社会变迁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BZS147);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组织起来与新技术结合”的提出对于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意义》(项目编号:2022YD025)。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新闻报纸事业就得到一定的发展,并对群众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农业生产,联系广大群众,巩固基层农村组织,1950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在基层农村的建...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 山西农村 读报组 农业生产 
群众路线贯彻实证研究:土专家与新中国地方农具改革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9期76-80,共5页苏泽龙 刘成明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组织起来与新技术结合’的提出对于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意义”(2022YD025)。
1957年冬,随着兴修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开展,农具改革运动逐步兴起,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在此期间,各地开始涌现土专家,他们能在劳动生产中根据各类农具的特点加以改造,提高不同农具的地区适应性。此外,土专家互相借鉴提高,产生...
关键词:土专家 农具改革 群众路线 山西定襄 
劳动与变迁:新中国农具推广与农民生活研究--以山西省为中心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10期77-81,共5页苏泽龙 晋溶浍 
山西大学党史专项研究课题“新中国农业革命与社会主义乡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农民获得新的生产资料,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农业经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增补原...
关键词:新中国 农具推广 新式农具 互助合作 技术传授 农民生活 山西省 
主持人语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1期13-13,共1页苏泽龙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与农村社会的变革、发展极其深刻且富有研究价值,亦是时下开展“四史”研究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栏目文章立足于农村基层,聚焦以县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单位,自下而上地审视集体化时期农业技术在农村社会变迁中扮演的...
关键词:农村社会变迁 农业技术改革 实践路径 普及文化 集体化时期 农村基层 上山下乡 自下而上 
晋祠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研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12期62-65,共4页苏泽龙 
"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描绘山西太原晋祠稻田生产与民生场景的诗句。晋祠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种稻历史距今已有3500余年。因泉水灌溉,晋祠稻米品质优良,被称作"北米之最"。千百年来,当地...
关键词:晋祠稻作 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与意义 
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被引量:5
《农村经营管理》2020年第10期35-36,共2页苏泽龙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从2017年开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历时3年,目前工作已基本完成。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
关键词:集体经济收入 农村集体资产 乡村振兴 经营性资产 集体土地 稳步推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账面资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