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武

作品数:19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南朝用典献疑释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杂志》《学术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中皆有我在——论郑献甫的诗歌批评思想被引量: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4期76-79,共4页陈丕武 刘海珊 
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5DZW001)。
清代广西学人郑献甫论诗,认为诗歌的工与不工都可能流传。但他还是主张诗人作诗应当自觉求工。在他看来,诗之工不仅指在艺术技巧上的精益求精,也指创作时要写真诗,即诗歌要叙写远离俗世的优雅生活,抒发诗人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趣。因此,他...
关键词:郑献甫 真诗 诗歌批评 
屈大均姓名字号考
《岭南文史》2020年第2期83-91,共9页陈丕武 刘海珊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明亡之后,积极参与抗清活动,一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自亡国后,诸遗老多扞文网,大均忽释忽儒,又多任侠"。[1]因此,他的姓、名、字、号极多,而且大多能体现其人生经历、理想抱负、文化情怀、个人志趣、政治立...
关键词:屈大均 理想抱负 文化情怀 文网 故不直 邬庆时 政治立场 明末清初 
粤西学者论诗绝句的体式意义及其文学批评思想
《文教资料》2020年第15期6-8,共3页陈丕武 刘海珊 
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5DZW001);2020年度漓江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相关课程群的建构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粤西学者用绝句评论诗歌、阐述批评思想的情况比较常见。苏宗经首开此体,况澄仿元好问所作三十首,论文学史上的诗人名家。其中论及粤西诗人曹邺与曹唐,又以自注的形式指出所咏对象。这种论诗形式被苏时学所继承,至廖鼎声所作《拙学斋论...
关键词:粤西 论诗绝句 知人论世 
论王僧孺的家世及其诗歌创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584-588,共5页刘海珊 陈丕武 
南朝梁代诗人王僧孺是寒门士子,但他的祖辈王朗、王肃、王隆三代,在魏晋时均居显位,且王朗、王肃均精通儒学,著作丰赡,特别是王肃所撰诸书均列于学官,故王氏家族至西晋时已成为一流士族。但从王僧孺的高祖王景之后,到王僧孺时,其家族已...
关键词:王僧孺 家世 诗歌创作 
诗皆能原本性情——论谢良琦的诗学批评思想
《桂学研究》2018年第1期69-79,共11页陈丕武 刘海珊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编号:15DZW001)的阶段性成果。
粤西学人谢良琦取得很大的文学成就,在诗学批评领域,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应当抒写性情,而这种性情的形成,大致有三类,即感于兴衰成败、感于穷达以及感于自然。但诗人的性情不能泛滥无归,而必须节之以儒家的礼义,即儒家积极入...
关键词:谢良琦 兴衰成败 穷达 自然 礼义 
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方法论
《教育观察》2017年第21期68-71,共4页陈丕武 刘海珊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从翻转课堂到翻转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鉴赏;体验;创作三维课程模式构建"(2016JGA412);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全方位融入式创新教育模式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中的运用与实践"(2017JGB488);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科教学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科教学协同育人平台(国际化汉语教师培养协同育人平台)
独立学院自身的独特性及其教学的灵活性,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可以借鉴学者依史学撰写长编的方法来治学的情形。这种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是有指导的意义的。根据这种方法,可以考察文学形象的演变轨迹,发现...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鉴赏 教学方法 
钟嵘所言“新事”考——兼论“今典”
《学理论》2015年第8期95-96,共2页陈丕武 刘海珊 
齐梁文人喜好用事,有好用古事的,也有爱用新事的。新事指生僻的典故,也指最近发生事。所谓"最近"是就故事发生的时间而言的,以125年作为分界点,逾于此者为古事,不及此者则为新事。古事没有上限,故事发生到被征引,其间相距逾久远,则其事...
关键词:古事 新事 今典 
“结发起跃马”释义献疑
《江海学刊》2015年第3期193-193,共1页陈丕武 
明人张燮《七十二家集》收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其第五首曰:"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君来诚既晚,不睹...
关键词:张燮 桓公 海岱 家集 南朝宋 钱仲联 蜀都赋 鲍参军集注 丁福林 崇明 
“结发起跃马”释义献疑
《文史杂志》2015年第2期83-83,共1页陈丕武 
明人张燮《七十二家集》收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其中第五首曰:“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君来诚既晚,不...
关键词:释义 《蜀都赋》 拟古诗 钱仲联 明初 称帝 
“卿家虽贫”与“专学必能兴门户”——齐梁文人隶事用典的文化考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97-101,共5页陈丕武 
齐梁时期,国家以文史取人,这使寒士自觉以苦读来求取入仕之径。他们为了博得入仕的机会,从而在宴会的赋诗活动中取得君王的赏识,因此抄书、编书以求博闻强记。寒人的博学刺激了士族弟子,使当时社会形成了博学的风气,其表现就是日常的隶...
关键词:齐梁 寒人 苦读 用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