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洲

作品数:135被引量:63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匠城市防洪建筑城市水系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筑文化事业与旗手高介华
《华中建筑》2024年第10期177-179,共3页吴庆洲 
该文回顾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从1989年第一届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举办起,到第十五届的历程,论及“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的旗手高介华先生的卓越贡献,表达了以高...
关键词:建筑文化 事业 旗手 高介华 
笔谈:挥手自兹去古建长留情——纪念祁英涛先生感怀被引量:1
《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4-33,共30页朱光亚 吴庆洲 刘畅 付清远 任毅敏 贺大龙 黄滋 吴晓 张之平 杨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城防内涝的智慧和经验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号:51878282)。
2023年12月14日是祁英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祁英涛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是中国营造学社建筑遗产保护东方之路的传灯人。本文汇集了来自高等院校、地方古建筑保护研究机构及中国文...
关键词:祁英涛 古建筑保护 文物保护工程 
中国古城水系被引量:1
《新型城镇化》2023年第9期23-27,共5页吴庆洲 
中国古城水系十大功能及其防洪排涝作用中国古城从选址营建之始,就十分重视它与江湖水系的利害关系,并建立城市自身的水系,使之与江湖水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有机体。中国古城最重要的防涝经验,是建设一个完善的城市水系,形成古城避免...
关键词:城市水系 防洪排涝 利害关系 古城水系 重要基础设施 有机体 
客家围龙屋的哲理意匠与生态智慧被引量:5
《建筑史学刊》2023年第2期22-31,共10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古城防内涝的智慧和经验研究”(51878282)。
以客家围龙屋为研究对象,包括其布局和特色,其化胎的哲理意匠、化胎形态的历史演变,其五行石的形态和文化内涵,论述围龙屋体现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哲学思想,并研究了围龙屋适应山区环境营建的生态智慧。得出如下结论:围龙屋是客家民...
关键词:客家围龙屋 哲理意匠 生态建筑 中华传统文化 智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营建与仿生象物意匠
《世界建筑》2022年第12期50-53,共4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878282。
本文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营建的仿生象物意匠。影响中国古城规划的有如下3种思想体系:(1)体现礼制的思想体系;(2)以《管子》为代表的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3)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仿生象物意匠属于追求天地人和谐合...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营建 仿生象物意匠 特色 
城市防洪涝与空间格局被引量:1
《当代建筑》2021年第12期18-20,共3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878282)。
本文探讨城市防洪涝与空间格局的关系,从城市选址,建设调蓄能力较大、具有足够密度和行洪断面的行洪河道的城市水系,提高城市调蓄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随后,本文讨论了郑州“7.20”灾情,并得出成灾原因:其一,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其二,...
关键词:选址 城市水系 行洪河道 行洪断面 调蓄能力 
缅怀引我入门建筑史的梁思成、龙庆忠先生
《建筑史学刊》2021年第2期15-26,共12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城防内涝的智慧和经验研究”(51878282)。
本文回忆40年前初学中国建筑史时,梁思成先生的著述、龙庆忠教授的指导,使笔者克服困难,顺利进入建筑史之门的历程。笔者以梁、龙两先生为榜样,立志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终生,并以此文缅怀梁、龙两先生之恩。
关键词:缅怀 梁思成 龙庆忠 建筑史 入门 
德庆学宫大成殿建筑研究被引量:1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20年第1期-,共27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51878282)
本文研究对象为德庆学宫大成殿的大木结构,将其材栔、斗栱等与肇庆梅庵和《营造法式》相对比,对其上、下檐梁架进行细致的分析,认为其下檐木结构为宋代遗构,其上檐木结构是元代大丁栿结构。大成殿为岭南宋元木构之瑰宝。
关键词:木结构 宋代 元代 大丁栿 
赣州古城理水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4
《城市规划》2020年第3期84-92,101,共10页吴庆洲 李炎 吴运江 余长洪 刘小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282,51408236);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5ZB11)。
赣州古城选址于章、贡二江合流处,"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凭借"江河为池""龟背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了"章、贡二江(环城段)-城壕-福寿沟-低洼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防洪御涝的一种传统模式。赣州...
关键词:海绵城市 古代城市水系 赣州 福寿沟 坑塘 
中国营造学社与城市史研究及古城保护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19年第12期28-32,共5页吴庆洲 冯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282)
通过对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等出版物、学社所组织的调查与修志等活动的考查,阐明了中国营造学社在都城史研究上的先驱作用,在汇刊刊载的多篇论文中,初步建立起了图考、图文互证的方法,以及城市制度与建筑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城市史 古城保护 图考 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