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燕

作品数:19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乌托邦文学《猫城记》反乌托邦老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评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许昌学院学报》《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灵凤创作年表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31-140,共10页周黎燕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6NDJC240YB)
长期以来,叶灵凤受到文学史的严重遮蔽与贬抑。在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叶灵凤在小说、翻译、随笔、地方志以及报刊编辑等方面广为涉猎,出版著作30多部。叶灵凤的文学创作以1938年10月赴香港为界,分两个阶段。前期主编《幻洲》《戈壁》《...
关键词:叶灵凤 海派作家 “创造社小伙计” 南下作家 
高校人文通识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被引量:11
《教育评论》2016年第2期146-149,共4页周黎燕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人文通识课<名著选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kg2013121)的研究成果
高校人文通识课被边缘化的困境亟须从三个层面予以修正,从而为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切实保障。一是践行人文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全人教育,培养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二是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使现实生...
关键词:人文通识课 全人教育 教学共同体 通识教育 
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的图像叙事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76-80,共5页周黎燕 
图文并置的用意在于形塑丰富的表意世界。张爱玲的图像叙事有五类,插图、封面画、扉页画、自绘像和照片。图像作为潜在的、隐性的艺术手段,成为文本叙事的扩张与隐喻,另一方面,图像为张爱玲提供了一方自我展演的舞台,以某一时空的定格...
关键词:插图 封面画 照片 图像叙事 
论现代书局对“新人穆时英”的打造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14年第11期104-109,共6页周黎燕 
浙江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攀登计划第一批项目(13126068-Y);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104);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014年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研究所专项课题
1930年代现代书局对"新人穆时英"的打造连贯而有效。《现代》杂志连续刊发作品,广告、照相等现代传媒手段及时跟进。遭遇左翼攻讦,《现代出版界》杂志为之创设"众声喧哗"的公共平台,予以保护。同时,竭力消解"抄袭事件"的负面影响以修复...
关键词:现代书局 “新人穆时英” 文学场 
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海派文学被引量:3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周黎燕 
媒介地理学为媒介传播、文学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生长点。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海派文学的生成与建构与上海这一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京海"之争中上海文人以地理集聚的形式为之确立了合法性,上海的报刊媒介则为其...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 海派文学 地域 
关于普通高校考研与学风建设认识错位的思考——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四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文教资料》2011年第31期190-191,共2页周黎燕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011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研究课题重点课题
为国家培养与输送一批富有学养的学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人才培养和高校学风建设并未取得重大成效。本文探讨了普通高校考研与学风建设认识错位问题。
关键词:考研 学风建设 认识错位 
“忧郁”:《上海屋檐下》的隐型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2-26,共5页周黎燕 
夏衍名剧《上海屋檐下》描摹上海底层人民生存境遇的主旨,源于1956年作者的后叙述而定论。在相当程度上,这是大众、作者与意识形态"合谋"之下的"意图谬见"。文本的隐型意义在于中国革命以及1930年代上海知识分子陷于革命、情爱与生存等...
关键词:忧郁 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 隐型意义 
反乌托邦视野中的《猫城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102-106,共5页周黎燕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乌托邦想象>(Y200909775);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0715695-Y)
在20世纪绵延甚久的革命乌托邦视域里,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是一个"异薮"。迥异于同时代左翼革命乌托邦如火如荼的激情想象,老舍以"归来者"身份展开的《猫城记》显示出客观、冷峻而不失讽喻的反乌托邦叙事风范。而有关暴力人性的想...
关键词:反乌托邦 老舍 《猫城记》 
反乌托邦视野中的《猫城记》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85-89,共5页周黎燕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乌托邦想象"(Y200909775)阶段性成果
在20世纪绵延甚久的革命乌托邦视域里,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是一个"异薮"。迥异于同时代左翼革命乌托邦如火如荼的激情想象,老舍以"归来者"身份展开的《猫城记》显示出客观、冷峻而不失讽喻的反乌托邦叙事风范。而有关暴力人性的想...
关键词:反乌托邦 老舍 《猫城记》 
中西乌托邦文化特征比较论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11,共4页周黎燕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乌托邦想象"(Y200909775)
作为人类信仰的表达方式,乌托邦寄寓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莫尔的《乌托邦》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西古典乌托邦的经典范例。世俗化是中西乌托邦的共性特征,"乡"与"城"则是它们不同社会形态的表征。但不论呈现何种程度上的殊异,中西...
关键词:中西乌托邦 文化特征 世俗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