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静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音乐近现代音乐史重写社会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音乐史的社会史坐标——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书写方式被引量:4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128-132,共5页常晓静 
近年来,音乐学研究界再次提起“重写音乐史”的话题,但关于如何重写似乎仍然缺乏明晰的思路。鉴于历史学领域的社会史写作是对传统的政治史写作的某种颠覆,如欲探索与既有的政治道统色彩过于浓重的音乐正史不同的叙事路向,同样有必要借...
关键词:近现代音乐史 重写 社会史 
近代文化嬗变中“新音乐”的发展历程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105-110,共6页常晓静 
中国近代史上的新音乐运动 ,起步于依声 (外国曲调 )填词的学堂乐歌 ,发展于五四以后“新国民乐派”的声乐、器乐和歌舞形式 ,而成熟于抗战时期的全民歌咏运动。在此历程中 ,新音乐逐渐找到“乐”的时代脉搏和民族本根 。
关键词:新音乐 唯美主义 救亡歌咏 音乐传播 
近代拯救意识与中国新音乐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34-39,共6页常晓静 
中国新音乐史与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动和社会思潮互为表里 ,其中从 19世纪后半叶开始、由外侮逼迫而产生的拯救意识对新音乐的影响至巨。同时拯救意识又按不同的历史区间和社会矛盾具体表现为民族拯救、文化拯救、阶级拯救、政治拯救等不...
关键词:拯救意识 文化拯救 民族拯救 政治拯救 新音乐 学堂乐歌 
黄自·黎锦晖·新音乐被引量: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91-94,共4页常晓静 
本文对黎锦晖、黄自的音乐风格作了简要的评说 ,同时指出 ,2 0世纪 30年代以后蔚成中国新音乐主流的左翼音乐与黎、黄所代表的两种音乐路向之间存在一种渊源关系 ,而当代大行其道的通俗音乐则是黎氏风格的轮回。
关键词:学院派音乐 通俗音乐 左翼音乐 黎锦晖 音乐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