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慧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慈善事业士人服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许昌学院学报》《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粮食仓储
《许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张宏慧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在前代仓储思想影响下,秉承汉代遗风,以政府行为为主,通过兴建粮仓、筹措粮源、加强仓储管理等措施,以期实现社会保障。这些仓储措施的实行,对平抑粮价、赈济灾荒、供养军队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粮食 仓储 
三十年来许昌学人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张宏慧 
许昌地处中原,是三国胜地,汉魏故都,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多年来,许昌学人通过撰写著作、发表论文、出版读物、举办"文化旅游周"、成立研究机构、创办学术刊物等形式,对许昌的三国历史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学术...
关键词:许昌学人 三国历史文化 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民间慈善救助探析
《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张宏慧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该时期由于受儒家仁政思想、佛教慈悲思想和道家善恶观的影响,士人在社会上开展了多种慈善救助活动,他们赈灾济荒、行医施药、慈老恤孤、济贫扶弱等。这些慈善活动,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文化...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士人 民间 慈善救助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保障措施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张宏慧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儒家仁政思想、中国古代天命思想和佛教慈悲思想影响,统治者秉承汉代遗风,以政府行为为主,通过安置流民、赈灾济荒、医疗救恤、社会养老、军人优抚等手段来实现社会保障。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社会...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社会保障 思想渊源 
略论魏晋南北朝佛教寺院的公益活动被引量:3
《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张宏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慈善公益事业,因受佛教慈悲观念和"福田"思想的影响,佛教寺院和僧人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慈善公益活动,他们参加到世俗的社会生活当中,赈灾济贫、行医施药、凿井修桥、保护生态环境,为当时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佛教寺院 公益活动 
佛教思想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慈善事业被引量:4
《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6-28,共3页张宏慧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在官方、民间和佛寺慈善活动三方面均得到体现。该时期由于受佛教因果报应学说和慈悲观念影响,施行慈善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慈善救济活动,对保持当时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慈善事业 佛教思想 
儒家思想主导下的魏晋南北朝慈善事业
《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9-31,共3页张宏慧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在官方、民间的慈善活动中均得到体现。该时期由于统治者在统治思想上承袭了两汉儒学"以经治国"的政府管理思想,故其时政府对社会上鳏独困穷人群的救助主要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慈善事业 政府管理思想 儒家学说 
官僚经商与六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26-128,共3页张宏慧 
官僚的普遍经商,促进了六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传统的商业内容发生了变化,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六朝官僚经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商业的发展,但并不是历史的进步。官僚经商导致了商人的官僚化,进而出现...
关键词:六朝 官僚经商 商品经济 
两晋南朝社会的尊老养老之风被引量:2
《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张宏慧 
两晋南朝时期,社会上盛行“尊老养老”之风。大量文献记载足以说明此时“尊老养老”之风的普遍性和社会性。门阀士族的养老待遇与庶民百姓的养老待遇有很大区别。广大劳动人民虽然生活困窘,但仍能奉亲敬老,这种美德与真情更值得称道。
关键词:两晋 南朝  尊老 养老 
北魏孝文帝反贪廉政述论
《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张宏慧 
北魏前期监察机构不健全,官爵无禄,吏治腐败。孝文帝时期建立正常的官吏考核、升迁制度,以俸养廉,严法治贪,树立御史台权威,并敢于从亲近者正法,加之正面教育,故有效地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吏治也有好转。
关键词:北魏 孝文帝 反贪 廉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