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苏平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北方语言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方言中原官话尖团音语音汉语方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方言》《中国语文》《语言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隆德方言几种特殊的句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41-144,共4页杨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宁夏生态移民方言变化跟踪调查及语料库建设"(14BYY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方言音系汇纂及方音对照处理系统研究"(14ZBD096)
与普通话比较,宁夏隆德方言中的"给"类三价动词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着"字被动句和使役句等五种句式有一定的特殊性,结合具体方言语料,对五种句式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方言 隆德方言 句式特点 
西北汉语方言泥来母混读的类型及历史层次被引量:4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64-68,共5页杨苏平 
古泥来母字声母读音相混的现象在我国分布较广,西北地区亦然。可划分为"泥=离""南=蓝""农=笼"三种类型,其对应的历史层次是:"泥=离"型;"南=蓝"型;"农=笼"型。
关键词:西北方音 泥来母混读 类型 历史层次 
隆德方言的体貌格式被引量:2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杨苏平 杨亚东 
宁夏隆德方言属中原官话陇中片,有一套较为系统的体貌格式。本文从九个方面考察和描写了隆德方言动词的体貌。其中有的特点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
关键词:隆德方言 动词 体貌 
宁夏隆德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的送气现象被引量:1
《方言》2013年第2期163-167,共5页杨苏平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夏隆德方言调查研究"(09NXBYY01)的阶段性成果
宁夏隆德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白读音呈现出送气的特征。受权威方言的影响,白读音层正在萎缩。
关键词:中原官话 隆德方言 古全浊声母 送气 
宁夏隆德方言古从母仄声字的声母异读现象
《语言科学》2012年第6期621-627,共7页杨苏平 
宁夏隆德方言新老派之间有分尖团的区别,古全浊声母仄声字存在文读不送气和白读送气的差异,由于这两方面的影响,从母仄声字有一字声母四读的现象。
关键词:隆德方言 从母仄声 声母四读 
“河套”地名辨误
《作家》2011年第18期164-165,共2页杨苏平 
"道"可以表示水流经过的地方,这种用法在汉语中根深蒂固。而黄河中上游一段流域从明代成化以来却被书面文字写作"河套"。经笔者考查,"河套"是"河道"一词的方言转写,这与宋西北方音"全浊送气"的白读音层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河套 全浊送气 宋西北方音 方言转写 
灵武方言四字格俗语释例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4-80,共7页赵红芳 杨苏平 
方言四字格俗语在每种地方话中都独具特色。本文列举了宁夏灵武方言中150余条常见俗语,从语音、词义、例句方面进行注释。
关键词:灵武 四字格俗语 语音 
隆德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系比较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52-53,共2页杨苏平 
宁夏隆德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下的一个小方言支。从隆德方言的声、韵、调三个方面与中古汉语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隆德方言与中古汉语的历史音韵关系。
关键词:隆德音系 中古音系 比较 
宁夏隆德方言分尖团举例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杨苏平 
关键词:隆德县 方言 宁夏 中原官话 尖团音 老派 语音 新派 
隆德方言尖团音分读与合流现象探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52-56,共5页杨苏平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固原方言俗语研究"(06NXBYY02)。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隆德话老派音大体保留了尖团音的区别,整理和分析这种现象,对于方言研究中的本字考释和历代文献资料的训诂释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隆德话 尖团音 中古音 北京音 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