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野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二苯甲酮共聚紫外线吸收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有机化学》《高师理科学刊》《化工时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二苯甲酮类有机硅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5
《印染助剂》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毕野 王文波 殷广明 陈国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6127);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312);齐齐哈尔市工业攻关项目(GYGG-201706);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科研项目(135309447)。
以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通过环氧基开环反应制备了二苯甲酮类中间体(UG),再与乙烯基硅油(ViSO)进行共聚,合成了二苯甲酮类有机硅型紫外线吸收剂(UVi)。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的红外谱图证明甲...
关键词:紫外线吸收剂 二苯甲酮 环氧开环 共聚 有机硅 
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聚集诱导发光(AIE)活性的菲并咪唑Fe3+荧光探针及细胞成像研究被引量:6
《有机化学》2019年第11期3250-3257,共8页何玉倩 赵冰 阚伟 王丽艳 宋波 殷广明 毕野 陈书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506106);黑龙江省科学基金(No.LC2017004);黑龙江省高校基本业务费(Nos.135209209,YSTSXK201853,YSTSXK201859);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No.YJSCX2018-ZD18)资助项目~~
设计合成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特征的酚羟基菲并咪唑Fe^3+荧光探针PIP-o-OH,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并通过单晶结构确认了探针PIP-o-OH中的O-H与咪唑N的分子内氢键.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探针PIP-o...
关键词:菲并咪唑 FE^3+ 荧光探针 细胞成像 水样 
试述“四大化学”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被引量:3
《化工时刊》2018年第3期53-54,共2页陈伟 李金龙 白丽明 毕野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4009)
从大学"四大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整合及优化的问题出发,论述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物质结构)内容的整合与重构的构想、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障碍。阐述大学化学课程体系对化学教学进行统筹考虑,对...
关键词:四大化学 课程体系 整合 优化 
糠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郝治湘 邬洪源 毕野 潘蓓明 
利用糠醛与乙二胺的缩合反应制备席夫碱配体,在合成过程中运用了正交实验的设计途径,通过选择三水平四因素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配料质量比2︰1,实验时间6 h,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60~65℃。在最佳...
关键词:呋喃甲醛 席夫碱 乙二胺 正交分析法 
相溶法蔗糖酯的合成与分析
《粮油加工》2009年第7期83-85,共3页郝治湘 邬洪源 毕野 黄旭江 
由食用大豆油和蔗糖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蔗糖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本试验合成的蔗糖酯主要以低酯为主。由峰面积可计算出甲酯为17.34%,蔗糖酯为82.66%。由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明试验制备的蔗糖酯属于混合物,红外光...
关键词:蔗糖酯 表面活性剂 合成 酯交换 红外光谱 
相溶法合成蔗糖酯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粮油加工》2008年第8期72-73,共2页郝治湘 冯悦兵 毕野 
由食用大豆油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酯交换合成脂肪酸甲酯,进一步用脂肪酸钾作反应亲和促进剂,使反应体系形成均相,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料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合成条件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甲酯与蔗糖的物质量比为1:1.2、反...
关键词:蔗糖酯 表面活性剂 合成 均相 酯交换 
模板合成H4PMo11VO40/聚苯胺纳米线列阵及其聚合机理探讨被引量:7
《高分子学报》2008年第5期430-434,共5页殷广明 邓启刚 毕野 杨万丽 吕仁江 周德瑞 
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HPA/PANI纳米线列阵,SEM、TEM表明列阵中纳米线直径约为80 nm;XRD与FT-IR证明形成了有效掺杂;单根纳米线的导电率为16.2 S.cm-1;材料的TG-DTA表明PANI纳米线材料有三步失重过程,失去吸附水过程,多酸失去结晶水和PAN...
关键词:AAO模板 H4PMo11 VO40 聚苯胺 纳米线列阵 聚合机理 
生物质的热裂解被引量:6
《高师理科学刊》2008年第3期56-60,共5页杨海明 韩成利 吴也平 毕野 殷广明 
生物质的热裂解过程是生物质材料燃烧、碳化、气化、液化等热化学转化的基础.对生物质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热解反应的机理、产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概述.
关键词:生物质 热裂解 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