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为

作品数:9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内经》神明黄帝内经王清任形神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中医药》《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华医史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王清任的神明观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潘大为 
清代医家王清任的"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主张是有别于传统中医神明理论的一种独特观点。对王清任《医林改错》立论基础和论证逻辑的分析研究表明,这一主张是否定"心藏神"在逻辑上的发展,是由其人体观延伸出来的自然的和必然的结论,是他...
关键词:王清任  神明 
从“胆瘅”病机看肝胆在神志方面的作用被引量:4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11期2817-2819,共3页潘大为 
"胆瘅"是《素问.奇病论》明文记载的一种直接由神志活动引起的疾病,病位在"奇恒之府"——胆。对"胆瘅"病机和《素问.痿论》"筋痿"病机的比较研究证明,"胆瘅"一病,其病位虽然在胆,其病因却在肝。"胆瘅"的病机分析表明,"谋虑"和"决断"不...
关键词:胆瘅 《黄帝内经》 神志 胆主决断 
《内经》中的胆与神志被引量:16
《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11期23-25,共3页潘大为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是《内经》对胆的功能的仅有的明确描述。对《内经》有关胆和胆病的记载的分析证明:《内经》认为胆的唯一功能,即在于主决断。这个神志方面的功能和胆作为"奇恒之府""藏而不泻"的特性直接...
关键词:胆主决断 胆汁 神志 《内经》 
从“薄厥”的不同解释看神明问题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10期2530-2531,共2页潘大为 
"薄厥"是《内经》明文记载的由情志刺激引发的一种疾病。历代注家对"薄厥"的病机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对这些解释的分析表明,解释者对待"神明"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有可能是导致对"薄厥"的不同解释的一个主要原因。张山雷对"薄厥"的失误解释...
关键词:薄厥 黄帝内经  
论“酒悖”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8期2040-2041,共2页潘大为 
探讨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变化的生理基础,是《内经》形神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论勇》对"酒悖"现象的论述,充分反映出《内经》对这个问题的独特认识。对酒性、酒气走行路线及其影响的分析证明,酒对人体气和气机的扰动,是酒能暂时改...
关键词:  形态 形神理论 《内经》 
从对寄生虫的认识看《内经》的人体观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5期1216-1217,共2页潘大为 
从《灵枢.五味论》"甘走肉,多食之令人e心"段的一个疑点入手,借助对《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中"谷虫""三虫"含义的探讨,证明《内经》对人体寄生虫的认识当中已经隐含了一个观点,即人体寄生虫的存在并不必然地导致疾病。这个观点较隋....
关键词:寄生虫 《内经》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从重形到重神——论《内经》对“悲”及其生理影响的认识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5期14-17,共4页潘大为 
"悲哀则泣下"是情志活动引起的生理现象。《内经》对这一现象提供了三种解释。对这三种解释的解释模式和立论基础的分析表明,三种深浅不同的解释反映出《内经》对七情及其生理影响机制认识的演变轨迹。同时反映了中医由以形态研究为主...
关键词:黄帝内经 七情   
张锡纯“心脑共主神明”说分析被引量:15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2期3133-3134,共2页潘大为 
通过对张锡纯的"心脑共主神明"说在中西医两方面的立论根据和思维特色进行分析,指出该说不但是中西医结合的早期尝试,也是中西医异同的充分体现;以中医的"气"与"气化"观念为工具对西医知识的改造和发挥,导致了张锡纯对西医知识的独特改...
关键词:张锡纯 神明   气化 
王清任“方效论错”原因初探被引量:4
《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第3期177-181,共5页潘大为 
晚清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提出的人体理论异于传统中医理论,也异于解剖学,但《医林改错》所载方剂在临床上却确实有效,“方效论错”的悖论提示研究者,王清任的理论不是粗浅的解剖学。通过对《医林改错》的脏腑观念、“气血”观念以...
关键词:王清任 《医林改错》   脏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