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正山

作品数:1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年终奖节税技巧节税筹划节税薪酬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会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经贸实践》《集团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新个税法的纳税筹划技巧被引量:2
《纳税》2019年第36期22-24,共3页邱正山 
新个税法通过提高免征额,扩大低税率档次的级距,增设专项附加扣除以及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衔接,切实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同时也加强了个税的征管力度,严防避税、偷税。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开展节税...
关键词:纳税人身份 专项附加扣除 年终奖 综合所得 纳税筹划 
居民与非居民纳税差异的分析
《当代会计》2019年第9期48-50,共3页邱正山 
我国新个人所得税法对无住所个人居民身份的界定,由原来的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居住时间满365天缩减为满183天,成为居民的门槛降低。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大小、综合所得项目的计税模式与计税方法、申报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
关键词:纳税义务 计税模式 计税方法 申报管理 
我国税制视同销售法规差异及政策建议
《纳税》2018年第35期11-12,共2页邱正山 
在我国相关实体税法中,对视同销售行为都有相应的规定。由于不同税种征税对象、计税原理、课税方法、税款归属等方面的差异,视同销售的法律界定不可能做到一致,但也有一些差异是税制设计本身缺陷所引起的。通过对不同税种视同销售行为...
关键词:视同销售 法规差异 问题 政策建议 
“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筹划分析被引量:1
《纳税》2018年第34期3-4,共2页郑宝凤 邱正山 
财税[2018]33号文的颁布,统一了不同行业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由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税率、征税方法、专票使用权限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使纳税人产生了筹划的需求。500万的年应税销售额标准,小规模纳...
关键词:增值税 纳税人 身份选择 筹划分析 
员工薪酬节税筹划的实践与体会
《经贸实践》2017年第23期243-244,共2页邱正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专项课题<基于预计年薪的员工薪酬方案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不违背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用人单位设法为自己的员工合理节税,是应尽的义务和该有的担当。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存在一定的节税空间,并且从理论上可以找到最优的节税路径;而节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存在诸多难点和不确定性...
关键词:薪酬 节税路径 实践 节税偏差 
嵌入节税目标的员工薪酬方案设计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第11期55-57,共3页邱正山 郑宝凤 
效率、公平、合法是现行薪酬管理最为关注的三大目标,单纯根据上述目标制定薪酬计划,极易忽视员工的节税需求,导致单位和员工无谓的目标冲突。如何让员工在既定的薪酬水平下最大限度地节税,又让单位每分钱的薪酬支出都掷地有声?笔者认为...
关键词:薪酬 节税技巧 方案设计 目标协同 
基于预计年薪的纳税无差别点节税技巧
《财会学习》2016年第21期8-10,共3页邱正山 
我国现行工资薪金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非特定行业正常工资按月计算纳税,年终奖又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并按特定方法计税。在现行税制下,如何让自己的工资薪金最大限度地节税?本文通过工资薪金纳税无差别点模型,结合逐次测试法,从而...
关键词:预计年薪 年终奖临界点盲区 纳税无差别点 节税筹划 
财产性收入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思考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年第12期61-62,共2页郑宝凤 邱正山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目前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手中,且流失严重,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大。本文对财产性收入不均衡分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个人...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 个人所得税 改革 
年终奖临界点税法盲区“扫盲”难吗?被引量:1
《经贸实践》2015年第14期12-13,共2页邱正山 
由于国税发[2005]9号的年终奖计税方法存在数学缺陷——临界点税法盲区,导致纳税人税前奖金增加,税后收入反而大幅下降这种"得不偿失"的奇葩现象。自200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尽管被大众诟病,还经历过蹊跷的47号假公告事件,但年终奖计税方...
关键词:年终奖 9号 临界点盲区 对策 
向关联方借款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额确定被引量:2
《财会月刊》2014年第3期67-69,共3页方飞虎 邱正山 
税法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由于企业既存在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情况,又存在从多个关联企业取得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情况...
关键词:关联企业 债资比例 利息支出 税前扣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