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雅

作品数:7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研究生导师演进立德树人育人作用育人机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文教资料》《中国研究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聚焦“四高”,打造行走的理论研习课堂——浙江大学研究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中国研究生》2019年第11期79-80,共2页马君雅 
浙江大学立足浙江省区域特色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和实践,挖掘地方教育资源,推进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引领广大研究生在学、思、践、悟、行中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建与思政 “四高” 现场教学 研究生 讲述者 奋斗者 浙江大学 
“空中党校”:让研究生党员教育更加主动、生动和互动——浙江大学研究生党员网络在线教育的实践
《中国研究生》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马君雅 
在浙江大学,每位研究生每两周都会通过手机收到一份'空中党校——研究生党员教育手机报',报纸内容涵盖党的理论知识、重大时事新闻、学校相关热点、支部工作案例、优秀党员典型等。这份诞生于2010年的掌上党员报,从最初的手机彩信平台到...
关键词:研究生 网络在线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的演进与实现被引量:2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6期7-12,共6页单珏慧 马君雅 杨倩 吕淼华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立项课题"研究生导师育人首要责任实现机制研究"(编号:2015)
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被界定为"首要责任"人。在总结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的概念内涵,梳理了现状和举措,从育人理念、互动模式、协同机制、制度体系四个层次探讨了导师...
关键词:导师 思想政治教育 首要责任 实现机制 
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以浙江大学为例被引量: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第9期13-17,共5页徐国斌 马君雅 王莉 
基于人才培养的视角,从学生发展质量的维度,提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量观;围绕实践教育的实施过程,结合浙江大学的工作探索,提出基地化建设、课程化管理、多维化评估、全员化参与四大举措,构建资源质量、运行质量、评估质量、工作队伍...
关键词:人才培养 研究生社会实践 质量保障 
“德育”演进视野下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维度探析被引量:4
《文教资料》2016年第16期96-97,共2页马君雅 
当代“德育”是一种与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研究生德育具有教育对象呈现复杂性、教育过程突出主体性、教育内容体现专业性的特点,发挥导师的作用是实现研究生德育目标的关键。研...
关键词:研究生德育 研究生导师 育人维度 
“立德树人”视野下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发挥机制的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被引量:35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第9期12-15,共4页徐国斌 马君雅 单珏慧 
介绍了近年来浙江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的发挥,在提升导师育人技能、增强导师育人意识、保障导师育人资源、营造导师育人氛围、形成导师育人合力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以浙江大学的实践为基础,总结提出了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 研究生导师 育人机制 
高校德育视野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探索和路径建构被引量:5
《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88-91,共4页马君雅 徐国斌 
新媒体的普及不仅构成了大学生成长的信息环境,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着深层次塑型。当代高校德育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重要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更是人本教育,其内容包括认知、参与和批判三...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德育 媒介 素养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