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芳

作品数:30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农村妇女延安时期抗战时期婚姻家庭建国初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榆林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5年第5期13-15,共3页马慧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女性与革命:延安时期知识女性群体研究”(编号:19XJA770005);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0B005)阶段性成果。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高等学校重视加强思政课建设,并且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原则等方面,立足战时需要和边区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了有用人才,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
关键词: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高等学校 思政课建设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妇女干部的培养机制——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3-69,共7页马慧芳 胡欣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女性与革命:延安时期知识女性群体研究”(19XJA770005);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0B005)。
抗战时期,为了广泛动员妇女群众参加抗战建国大业,引导她们实现自身解放,中国共产党在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中,高度重视基层妇女干部的培养,创造性地从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与保护优待等方面对基层妇女干部进行了积...
关键词:抗战时期 基层妇女干部 陕甘宁边区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及其当代价值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6期82-87,共6页李照峰 马慧芳 
四川省委党校2023年决策咨询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研究”(QSZZ2023101)阶段性成果。
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起到保育土壤、调节气候的作用,还对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提高森林覆盖率,是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工作,是在党中央...
关键词: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植树造林 生态思想 
延安时期新闻工作中对陕甘宁边区妇女的报道——以《解放日报》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85-90,共6页马慧芳 贺苗 
延安时期,为推动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妇女地位的政策措施。《解放日报》大量报道了妇女群众积极参加边区建设、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勇敢摆脱封建陋俗和积极拥军抗战的内容,树立起了一个...
关键词: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新女性 
延安时期小学教育中“民办公助”教育方针浅析被引量: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6-100,共5页吴仲莲 马慧芳 
延安时期“民办公助”教育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落后、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办学形式死板的情况下首先在小学教育中提出,在坚持群众自觉自愿原则下,方针对边区教育的普及、民众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的提高以及中共对乡村农...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民办公助 小学教育 
浅析延安时期乡村妇女的思想解放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91-95,共5页徐国茹 马慧芳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妇女的思想意识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主要表现为参政意识不断提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渴求学习新文化、婚恋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一巨大转变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能动干预,边区政府通过颁布法...
关键词:延安时期 乡村妇女 思想解放 
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综述被引量:8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7-12,共6页马慧芳 郭培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学术界主要围绕夫妻情感与留守妇女家庭地位变化、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政治参与、农业女性化以及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与困境解决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
关键词:留守妇女 农业女性化 婚姻家庭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困境之思考——以陕北地区为例被引量:5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66-69,共4页马慧芳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境况及社区援助模式研究"(13G062)
农村留守妇女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留守妇女在劳动负担、身心健康、夫妻情感、子女教育、权益保障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对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加大对...
关键词:陕北地区 留守妇女 合法权益 社区 
以《解放日报》为视角探析抗战时期陇东教育工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5-9,共5页张培 马慧芳 
1941年《解放日报》创刊,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对各个领域和战线,抗日救国的革命工作都予以报道,对陇东教育事业的关注同样如此。《解放日报》重点对陇东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教育专题大会和教育成效...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陇东教育 解放日报 视角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与社会工作介入思考——基于陕西省榆林、延安两市的调查被引量: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35-37,共3页马慧芳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境况及社区援助模式研究(13G062)阶段性研究成果
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普遍面临着劳动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婚姻质量低、子女教育能力欠缺、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助人自助"的专业优势,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对留守妇女问题进行专业介入,帮助留守妇女克服困难...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 现状 社会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