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玲

作品数:25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宁方言语言语言接触连读多元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武夷学院学报》《青海社会科学》《方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省学前儿童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研究——以海西州德令哈市八一路幼儿园为例
《大众文摘》2024年第41期0087-0089,共3页马梦玲 张晓青 吕琦 央宗拉毛 
青海省学前儿童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研究课题项目(省妇干校2024年度)。
了解青海省多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使用现状,对实施“童语同音”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家庭、教育三方的密切配合。当国家及地方的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方案切实落地...
关键词:学前儿童 普通话 国家通用语言 
青海民和(官亭)回民汉语的连读调与词调
《方言》2023年第4期452-460,共9页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016)、“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VXK90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青海藏汉聚居区贵德三屯话研究”(20BYY052)的阶段性成果。
提要青海民和(官亭)回民汉语只有两个单字调:阴平上■、阳平去■,但连调能反映单字调来源。连调式内部还存在词调和连读调的共享以及词调空缺的现象,这些都是进一步探讨西北方言连调式与单字调关系的切入点。
关键词:青海民和(官亭) 回民汉语 中原官话 连读调 词调 
青海西宁方言的“呵[x■┐]”及其来源
《中国方言学报》2023年第1期170-178,共9页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016)、“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VXK90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青海藏汉聚居区贵德三屯话研究”(20BYY052)阶段性成果
青海西宁方言的“呵[x■┐]”,可以表时间、假设、让步、条件语气以及做停顿、话题标记。根据其功能和读音,本文探讨其来源,并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认为其用法应主要是汉语自身的语法化结合语言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青海西宁方言 中原官话 “呵[x■┐]” 关系标记 语法化 语言接触 
青海多民族语言接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之关系
《高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项目编号:15ZDB016)、“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VXK90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青海藏汉聚居区贵德三屯话研究”(项目编号:20BYY052);青海师范大学“迎接建党100周年”专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1ZX008)阶段性成果。
青海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有形成多元一体文化的先决条件。青海地区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交往、交流产生了语言系统的互相接触、互相渗透,作为文化的载体,此种语言接触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都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
关键词:青海 多民族语言接触 中华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 
青海省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情况调研——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为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02-107,共6页葛丽莎 马梦玲 
青海省语委2022—2023年度科研项目“青海省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为例”(QHYW-KY2022-53)
青海省各级政府为提高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从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级别等方面,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情况进行调研,查找基层干...
关键词:基层干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培训 极乐乡 
青海贵德刘屯话记略被引量:3
《方言》2019年第2期244-256,共13页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106)阶段性成果
本文介绍青海省贵德县刘屯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语音部分涉及了词调、连读调以及"儿化"的特点。词汇和语法部分主要描述了刘屯话的小称形式、语序以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其中有的明显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关键词:中原官话 刘屯话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言接触 
青海民和回民汉语亲属称谓及文化内涵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87-93,共7页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批准号:15ZDB106)阶段性成果
本文描述了青海民和回民汉语亲属称谓词的"阿+"、面称与叙称、平辈宗亲和姻亲的异同、亲属称谓的并称等形式。从宗亲、姻亲亲属称谓的语音形式、语义特征出发,来说明民和回民汉语亲属称谓呈现出的婚姻制度对语言的影响,显示了多民族聚...
关键词:青海 回民汉语 亲属称谓 文化内涵 
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单字调、连读调的关系被引量:26
《中国语文》2019年第1期26-39,126,127,共16页邢向东 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106)
"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是单字调和连读调,其中单字调、连读调属于语音层面,词调属于词汇、语法层面。词调具有以下5个特点:有限性,模式化,声调高/低与音节的...
关键词:西北官话 词调 单字调 连读调 关系 
贵德县上刘屯话音系记略被引量: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61-164,共4页马梦玲 赵君 闵斌 乔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海河湟地区多民族走廊语言生态调查研究"(11BYY031);校级课题"基于青海方言调查的师范生普通话教学研究"
本文描写贵德河西镇上刘屯话音系,归纳其特点,同时简略探讨了上刘屯话的方言归属。
关键词:上刘屯话 音系 方言特点 
基于方言调查的青海大学生普通话教学策略研究——以大通县桥头镇话为例被引量: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37-140,共4页马梦玲 赵君 闵斌 乔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海河湟多民族走廊语言生态调查研究"(11BYY031);"青海省少数民族宗教场所语言文字生态调查研究"(12BYY038);校级课题"基于青海方言调查的师范生普通话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运用调查所得青海省大通藉大学生方言音系,将大通方言和普通话进行比对,根据差异提出在我省高校进行有针对性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方言 普通话 教学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