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爱华

作品数:22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萨特美学思想存在主义美学徐复观《幽梦影》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池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潮《幽梦影》中的趣观自然及其视听维度
《江淮论坛》2025年第1期178-184,共7页伏爱华 吴煜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张潮《幽梦影》的自然审美思想研究”(AHSKY2020D82)。
明清之际,“趣”集中体现为艺术论、审美论,张潮将“趣”由一种艺术的审美判断标准引申为一种世俗化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致。由此出发的自然审美,即是以“趣”的眼光去观照自然,进而追求与自然合一的审美人生境界。以西方当代自然审美理...
关键词:张潮 《幽梦影》 趣观自然 视觉审美图式化 听觉审美时空化 
张潮《幽梦影》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11期123-125,共3页伏爱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张潮《幽梦影》的自然审美思想研究”(AHSKY2020D82)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张潮《幽梦影》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意象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生活态度和审美情感,而贯穿其中的是主体的审美情感。因此在张潮眼中,自然物已不是实在之物,而是人的情思灌注其中的“物”,由此体现...
关键词:张潮 幽梦影 植物意象 审美意蕴 
人生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朱光潜论人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年第1期77-81,139,共6页伏爱华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17ZDA018)资助。
在朱光潜那里,人生分为广义的完满人生和狭义的实际人生。前者具有理想的形而上意义,侧重于人的生命;后者属于现实的形而下层面,指的是人的实际生活,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从而让我们不能免俗。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命,那...
关键词:朱光潜 人生的艺术化 艺术的生活化 
张潮《幽梦影》中的自然审美形式及其审美意蕴
《黄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1-85,共5页伏爱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20D82)。
张潮的《幽梦影》记录了张潮及友人对生活、对自然万物,乃至对宇宙人生的思索和感悟,突出反映了中国文人享受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具体体现为用心“清听”的声音之美,推崇“惟黑与白”的颜色之美,欣赏“不可名状”的形状之美,...
关键词:张潮 《幽梦影》 自然审美形式 审美意蕴 “感觉的艺术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的感性直观与理性反思——以“中国审美文化”课程为例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72-75,共4页伏爱华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一般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054);安徽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项目(教研类)(J18541014)
近年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在各大高校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设置,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未必科学、合理,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在"中国审美文化"课程中得到了很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性直观 理性反思 
孔子的君子人格及其实践品格被引量:3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伏爱华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先秦儒道审美人格思想研究"(SK2016A0050);安徽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项目(教研类)"之"‘中国审美文化’课程中的感性直观与理性反思"(J18541014)
在《论语》中,孔子将"君子"一词赋予了贤德之人,只重其德而不重其位。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德性而成为君子。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典范,更是一种美善合一的人生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是现世的、现实的,充溢着人间...
关键词:君子人格 文质彬彬 内圣外王 中庸之道 
论《美学》教学中的全脑开发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伏爱华 
2014年安徽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美学>教学中的全脑开发"(J10118455011);2014年安徽省质量工程一般教学研究项目"<美学>教学中的全脑开发"(2014jyxm054)阶段性成果之一
美学不仅仅是理论性的、交叉性的人文科学,而且还是着重强调人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和领悟的人文科学。美学学科的特殊性正好契合了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因此,在《美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不仅能够...
关键词:《美学教学》 左脑 右脑 全脑 
汉语语境中的萨特美学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伏爱华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艺术自律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AHSKQ2014D129)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第二波西学东渐潮流中,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独树一帜,格外显眼,得到广泛传播和研究。在萨特美学与汉语思想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上,其美学思想的人学价值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本质论美学,并在存在论美学视域下...
关键词:萨特 本质 存在 中国现当代美学 
中国传统乐教与百年中国美育被引量:3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5-44,共10页伏爱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20005);安徽大学"百门精品素质教育课程"之"中国审美文化"课程建设项目(SZJYKC2013001)
在孔子那里,乐已不限于教化的作用,而是关乎人生境界的形成。自孔子起,真正美学意义上的乐教传统开始形成,并在后世得以继承和发展。老、庄虽没有形成所谓的乐教思想,但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天籁"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在中...
关键词:儒家乐教 道家论乐 百年中国美育 
哲学咨询:做你自己的哲学顾问
《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5-8,共4页伏爱华 
安徽大学2014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J10118455011)
哲学咨询就是借助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人生和世界全面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马瑞诺夫的"宁静法"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过程。在哲学咨询中,通过对话——无论是自我对话还是与他人或文本对话——和有效地自我思考...
关键词:哲学咨询 马瑞诺夫 宁静法 人生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