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丽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大学语文红楼梦国文新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记者》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平台逻辑与纽约时报的平台化
《青年记者》2024年第8期29-34,52,共7页冯文丽 张涛甫 
随着Facebook等平台与新闻业结缘,“平台逻辑”(platform logics)形成,它是关涉技术、市场、资本和关系方面的逻辑,其生成的权力使新闻组织失去了对新闻的经营和策展的控制。纽约时报从1996年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数字化转型:从增强技...
关键词:数字新闻平台 平台逻辑 公共价值 捆绑销售 纽约时报 
“红楼梦共话体”的形成——论《红楼梦》早期在浙江的传播
《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5期272-290,共19页冯文丽 
《红楼梦》在浙江的传播很早。乾隆、嘉庆年间,浙江海宁人的传播得风气之先,杭嘉湖绍地区是传播的活跃区域,在那里形成了中、低层文人为主的阅读群。传播既是讯息的传递,也是分享,是编织人类关系网络的实践。通过辗转的书籍借还、共同...
关键词:传播 浙江 红楼梦 红楼梦共话体 
“共同体”的分化:论《红楼梦》的“噪音”传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66-73,共8页冯文丽 
"红学"是话语主体生产知识交流观点的场域。《红楼梦》在传播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喧闹的"噪音",如关于作者、家族、作品的虚假信息,编码解码中的信息错位,禁毁作品对信源的控制等。"噪音"的存在影响传播效果,不利于"意义"共享,使作品对社...
关键词:《红楼梦》 传播 噪音 共同体 
中国最早的大学语文实验报告——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新论被引量:5
《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6期139-147,共9页何二元 冯文丽 
1904年"癸卯学制"实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预科都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民国大一国文的前身,"大学预科国文"即代表着大学语文的早期形态。而刘半农在1917年完成、1918年发表之《应用文之教授》可谓中国现代语文学...
关键词:刘半农 应用文 大学预科国文 实验报告 大学语文 
语用学视角下的《红楼梦》语言修辞
《国学(汉斯)》2015年第4期49-57,共9页冯文丽 周金声 
从语用学角度对集汉语表达之大成的巨著《红楼梦》进行分析欣赏,别有洞天。从“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语境关系角度分析人物对话,可以进一步看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分寸感十分精当;从会话的“合作原则”之数量原则、...
关键词:红楼梦 语言 言语 合作原则 
大观园:“新关系”的空间
《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3期175-198,共24页冯文丽 
2011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编号:Z11-137)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空间理论"出发认为大观园与人的关系互为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人创造园林成为居住与产生意义的空间,园林生成女儿与宝玉的个体自我,形成有别于"男尊女卑"的新型关系而成为"存在之境"。大观园是为实现作者旨意而建构的,它不能从当...
关键词:大观园 贾府 空间 空间理论 存在之境 
中、美大学母语教育比较研究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3年第1期220-225,共6页冯文丽 
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度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美高等母语教育比较研究,项目号:xgy12014
与中国高校承担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相对应,美国高校将母语教育分解在'英语语言艺术'类课中,如写作、阅读、文学等。中、美高校的母语课程在学生人数、选课制度、学时学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目的、课程理念等差别较大。美高...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中、美母语教育 粗放 精细 
浙江工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冯文丽 
我校的'普通共同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General Education)。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校通识教育课需要改革,要厘清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提高开设课程的...
关键词:任意选修课 通识教育 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