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瀛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石墨层间化合物石墨可膨胀石墨可膨胀电化学反应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炭素》《机械强度》《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处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化学法合成的FeCl_3-ZnCl_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插入层畴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炭素技术》1994年第2期10-13,共4页沈万慈 祝力 康飞宇 刘英杰 刘秀瀛 
用扫瞄透射电镜(STEM)和扫瞄隧道电镜(STM)配合,观测分析了电化学法合成的FeCl_3-ZnCl_2三元GIC插入层的畴结构。发现了条状、网状、指纹状三种畴,并测定了畴的尺度数量级,发现形成畴后,近邻碳原子面发生...
关键词:氯化铁 氯化锌 石墨 层间化合物 
石墨分散减摩轴瓦合金的研制
《炭素》1992年第3期32-36,43,共6页康飞宇 刘秀瀛 白新桂 
用简便的化学镀方法在直径为100~200μm的石墨颗粒上镀覆了2~5μm厚的连续铜镀层,并使镀铜石墨粉弥散地分布在Al—Sn合金中,进而使Al—Sn轴瓦合金具备了减摩性。
关键词:石墨 分散 减摩 轴瓦 合金 
用熔盐法合成FeCl_3—CuCl_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稳定性被引量:3
《炭素》1992年第1期6-12,共7页康飞宇 周洲 刘秀瀛 
采用DTA—TG曲线及X射线(00L)衍射图测定了用熔盐法合成FeCl_3CuCl_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的重量热稳定性、阶结构热稳定性及湿度稳定性。
关键词:石墨 层间化合物 二氯化铁 氯化铜 
固溶温度对双相不锈钢冲击功的影响被引量:1
《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第1期13-17,共5页墙宁 姜忠良 刘秀瀛 唐逎泳 
研究了双相不锈钢固溶淬火过程中组织变化对冲击韧性的影响。发现双相不锈钢在1150℃附近固溶淬火会出现一个冲击值低谷,该低谷是由于晶界存在较多的析出物造成的。C、N元素会形成碳化物和氧化物,从而使双相不锈钢冲击韧性下降。还讨论...
关键词:固溶温度 双相不锈钢 冲击功 
扫描电镜在石墨层间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炭素技术》1991年第6期10-13,共4页祝力 康飞宇 沈万慈 刘秀瀛 
本文介绍了扫描电镜(SEM)技术在石墨层间化合物(GICs)研究中的一些探索性应用结果,通过实验与操作,发现用SEM可有效地观察微观插层情况,能获得原子结合的有关信息并可以检验GICs的合成效果。
关键词:扫描电镜 GICs 应用 
通过镀覆金属来提高膨胀石墨板的强度和抗氧化性
《炭素技术》1991年第5期23-26,共4页康飞宇 刘秀瀛 白新桂 
用电化学方法在膨胀石墨板上镀覆了10~20μm厚的金属铜或镍层,测试了膨胀石墨板在镀覆金属前后的拉伸强度和动态热失重,并讨论了工艺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膨胀石墨板镀Cu或Ni后,其拉伸强度可以从2.5MPa提高到11MPa或20MPa,抗氧化性...
关键词:石墨板 镀铜 镀镍 电镀 
0Cr13Ni4Mo钢中AIN的沿晶析出被引量:1
《金属热处理》1991年第7期19-25,共7页张泽国 刘秀瀛 
本文探讨了在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中出现的沿晶韧窝断裂现象。试验表明,固溶后在奥氏体区长期等温引起的AIN沿晶析出,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等温时间越长,沿晶韧窝断裂面积越大,冲击功也越低。本文还探讨了AlN沿晶析出最快的...
关键词:不锈钢 沿晶析出 AIN析出 
用熔盐法合成FeCl_3—CuCl_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
《炭素》1991年第2期11-17,共7页康飞宇 周洲 刘秀瀛 
介绍了用熔盐法合成的FeCl_3—CuCl_2三元GIC,并测定和分析了生成物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石墨在熔盐中与金属氯化物反应,可以合成二元或三元GIC。这种方法装置简单,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时间较短。
关键词:石墨 层间化合物 FECL3 CUCL2 
双相材料中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被引量:3
《机械强度》1991年第1期22-26,共5页康飞宇 唐迺泳 刘秀瀛 
介绍了一种对双相材料中的残余应力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并对双相不绣钢进行了测量。文中还对多相材料的相间应力做了介绍。
关键词:双相材料 残余应力 无损检测 
用混合液相法合成的FeCl_3-GIC的膨胀特性
《炭素技术》1991年第1期21-24,共4页康飞宇 周洲 刘秀瀛 
本文介绍了用混合液相法合成的FeCl_3-GIC的膨化实验,结果表明,将FeCI_3-GIC快速加热到800℃以上,可制备出100~300倍不同膨胀倍率的膨胀石墨。
关键词:混合液相法 柔性石墨 膨胀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