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图像叙事公益广告媒介融合记忆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现代广告》《艺术设计研究》《电视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成式图像的广告创意及其媒介物质性分析
《现代广告》2023年第14期4-11,共8页卢照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迭代,广告创意领域对于此类非人为创作的技术使用也呈现较为开放的态度。AIGC生成图像不同于在其之前普遍应用的图像表现形式,其基于数据库而非叙事的特点不仅给以真实性和原创性为圭臬的创作领域的评判标准带来了困...
关键词:数字影像 深度空间 媒介研究 
齐林斯基访谈埃尔塞瑟
《电影评介》2020年第23期1-9,共9页  卢照(译) 
“人们有一种感觉,电影实际上是20世纪的艺术,而且,所有其他的艺术和哲学正是在电影中找到了安身之所。”托马斯·埃尔塞瑟(Thomas Elsaesser)是过去半个世纪内人文学科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一位现代思想家,他身处并超然于这个时代。如...
关键词:感受力 现代思想家 人文学科 林斯基 埃尔 托马斯 杰出人物 20世纪 
技术图像世界的可能性--试析维兰·弗鲁塞尔的传播艺术与世界构想被引量:7
《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3期51-57,共7页卢照 
著名巴西籍犹太媒介哲学家维兰·弗鲁塞尔(Vilém Flusser,1920~1991)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凭借著作《向着摄影的哲学》享誉欧洲学术界。此后出版的《进入技术图像的世界》中他又对人类生活的数码技术前景表达担忧。在《传播学哲学》与《再...
关键词:传播哲学 艺术 技术图像 设计伦理 媒介哲学 
公益广告的叙事与交往行为构建——以2008年~2015年公益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鉴被引量:1
《电视研究》2016年第12期42-44,共3页卢照 
媒介融合不仅是背景,更是一种新的叙事框架,有它自身的结构,"耳提面命"式的公益宣传形式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已然行不通。本文以2008年~2015年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叙事特征的转变及主体在这种变换中的交...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公益广告 叙事 交往 黄河奖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新闻界》2016年第15期3-7,共5页卢照 
从迪士尼乐园选址落沪到开放的整个过程中,空间都被作为一种媒介,进行生产、包装、复制和传播。本文即考察对空间的记忆如何形塑地方。笔者梳理了自哈布瓦赫以来的记忆理论,发现"媒介"要素成为关照记忆理论的一个盲点。本文运用记忆理论...
关键词:空间生产 记忆理论 文化记忆 媒介 资本 
交往行动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叙事研究被引量:1
《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年第6期80-86,共7页卢照 
公益广告叙事研究的思路需要一定的改变,在我们探讨媒介融合的当下,不应只把公益广告作为该融合背景上的一个附加的文本去分析和考量,我们缺少的恰恰是将公益广告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架构,去剖析它的结构和特征,以及将其作为一个与社...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公益广告 叙事 交往行动 
记忆与资本的耦合——从浦东的“空间生产”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新闻知识》2016年第10期7-10,共4页卢照 
从迪士尼乐园选址落沪到开放,空间都被作为一种媒介,进行生产、包装和传播。本文即考察对空间的记忆如何形塑地方,梳理了自哈布瓦赫以来的记忆理论,发现"媒介"要素成为观照记忆理论的一个盲点。本文运用记忆理论,提出"空间"作为媒介,如...
关键词:空间生产 记忆理论 文化记忆 媒介 资本 
如何以言成事?——基于患者态度调查医患人际的传播被引量:1
《新闻传播》2016年第4期4-8,共5页卢照 
本研究通过引入传播学研究的态度模型,构建了医患人际沟通与态度的关联模型,以医患话语交际过程——"起因动力-激发条件-改变条件"为脉,划分了医患人际传播中患者态度调节的四大模块,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认为,为实现医患人际传...
关键词:医患传播 人际 话语 态度模块 保护动机 
中国高校形象片之创意传播研究——基于“语义-符号”模型的影像分析被引量:5
《广告大观(理论版)》2015年第6期80-94,共15页郑欢 卢照 
高校是一个知识和权力、个人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交融的场所,高校形象片是展现高校理念和综合实力、传播自身品牌形象的窗口。目前,作为高校形象传播的影像文本,高校形象片在形式与内容的创意传播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义-符号"传达偏差...
关键词:语义-符号方阵 创意传播 共鸣 
我国省级卫视Logo的创作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电视研究》2013年第11期72-74,共3页聂艳梅 卢照 
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迅猛,从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视台发展到越来越细分的频道体系。作为“电视之眼”的频道Logo,也反映出近几十年来电视发展的轨迹和脉络:电视频道Logo从无到有,表现形式由单一到丰富,并将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LOGO 创作发展 省级卫视 电视事业发展 现状 电视频道 电视台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