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俗摄影摄影摄影艺术高校摄影教育摄影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民族博览》《艺术科技》《江苏高教》《艺术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对湿版摄影的技术史及本土当代探索的思考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13期113-114,171,共3页吴笑然 周婷 
湿版摄影发明于1851年,在达盖尔摄影术和卡罗法摄影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曝光时间更短、成像质量更高、造价更低廉的改进。其三种工艺在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风靡整个摄影界,在19世纪的摄影技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在2008年以...
关键词:湿版法 安布罗工艺 锡板工艺 摄影艺术 
中国早期(1859-1940)照相馆肖像艺术风格探究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4期175-177,共3页吴笑然 周婷 
肖像摄影是中国早期照相馆经营的主要业务,经历了以实用性为主导的纪念肖像、留念肖像到以审美性和娱乐目的为主导的各式肖像。其中,照片样式、布景、人物服装、造型姿态等元素共同构成了肖像摄影,能够体现中国照相馆肖像摄影的时代背...
关键词:照相馆 肖像摄影 摄影艺术 
人工智能与人类审美的比较与审视被引量:4
《江海学刊》2018年第6期49-54,共6页周婷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民俗摄影艺术研究"(项目号:13YJC760120)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图像时代江苏高校摄影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项目号:2012SJB760026)资助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计算机美学的概念。这也不禁使得人们对于美学或审美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发一系列思考:人工智能之审美与人类审美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而被运用于审美领域是否...
关键词:人工智能 经验主体 审美 艺术 
教授级高级实验师职称制度的设计与思考被引量:2
《江苏高教》2017年第12期75-78,共4页周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民俗摄影艺术研究"(13JYC76012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图像时代江苏高校摄影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2013SJB760026)
在一些固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的情形下,身份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基本问题。新时期下,高校实验技术队伍面临的形势和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重视和加强这支队伍建设,需要在身份定位和岗位性质上明确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教授级高级实验师 实验技术队伍 职称评审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摄影的价值反思被引量:2
《艺术科技》2017年第4期65-65,共1页周婷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C760120);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B760026)资助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古老的传统也就越吸引人。这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怀旧的情愫,更依赖于人们对民俗本质认识的提高。而民俗摄影是民族文化的图像化。民俗摄影以其独特的画面呈现给社会、展现给人类,它的表现...
关键词:民俗摄影 价值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路德·那爱德蜀文化民俗摄影考察
《艺术科技》2016年第1期37-37,61,共2页周婷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C760120);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 B760026)资助
路得·那爱德就读于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和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10年6月,与大清国四川高等学堂签署援教合同,在四川高等学堂任教。那爱德在川期间拍摄了大量写实照片,记录在四川工作、生活的社会情况以及他所到之处的民俗景象,涉...
关键词:民俗摄影 路得·那爱德 蜀文化 
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摄影教育改革的探索被引量:5
《艺术教育》2015年第9期204-205,共2页周婷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60120;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B760026
在数字图像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摄影教育面临种种问题,亟需改革传统教育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文章在分析数字图像时代高等院校摄影教育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高校摄影教育的方法,以期为高校摄影教育改革提供一些...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摄影教育 改革 
浅析摄影与绘画的交错发展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9年第9期70-72,共3页周婷 
摄影与绘画都是以视觉形象诉诸于观众,都是在平面上再现形象,并且都反映了形象的瞬间静止状态。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媾合,不仅创造了更多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相互间的吸收、补充、交融,...
关键词:绘画 摄影 交错 视觉形象 艺术风貌 相互交流 艺术形式 表现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