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建军

作品数:30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河西宝卷意象系列小说小说尊严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小说评论》《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文坛》《河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牛庆国诗歌对时代与生活的应力及表现
《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哈建军 
诗歌总是及时地回应着人们对时代变迁的感悟。牛庆国的诗设喻巧妙,语言朴素而富有“人间烟火气息”,以看似平凡无奇的雨雪、花草、黄土、沟窑等意象作为生命世界的文化符号,梳理着乡土大地的历史记忆,将诗意蕴藏于看似重复的形式中。在...
关键词:诗风 集体记忆 理趣 亲情 思辨 
一部挑战“成见”的“新编”小说——评《奄吞秦汉:隋炀大帝》
《河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3-58,共6页哈建军 
《奄吞秦汉:隋炀大帝》以史传小说的形式,为隋炀帝杨广"翻案",称杨广为"沉冤千载""建树最多"的"历史雄杰",倾心揭示了隋炀帝在开凿京杭大运河、联通西域、科考举才等方面的丰功伟绩。作品虚构了诸多细节,着重叙述了隋炀帝有功于当今社...
关键词:隋炀帝 成见 历史雄杰 设阈 真实性 
“非虚构”的文体维度与功能期待
《河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哈建军 
"非虚构"在近年成为大家较为关注的话题,"非虚构"并不等于"零虚构",可理解为"轻虚构"。纪录并呈现事实的创作方法、来自真实生活的题材和内容、具有可靠性的特殊文本是衡量"非虚构"的维度。"非虚构"文本包括文字读本和音像文本。文字文...
关键词:非虚构 文体属性 写作与研究 评论视野 
“非虚构”的人类学观察被引量:7
《当代文坛》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哈建军 
"非虚构"是指以客观纪实为核心特征的叙事方法和叙事作品,将"非虚构"放置在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中更易于彰显"非虚构"的价值意义。"非虚构"通过客观真实的叙事形塑社会和人生的镜像,可以帮助人们在社会认知中保持"整体观"和"公共"视角,在"...
关键词:非虚构 学科范畴 评论视野 形塑镜像 社会功能 
守望尊严的必由之路及民族经验的认同理性
《中国民族》2017年第3期80-80,共1页纳日碧力戈 哈建军 
中国是多民族共同建设起来的国民共同体: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国土相同、家园相同。各民族耍守望尊严和互守尊严,由和而不同追求重叠共识,以万物关联的理念维护民族生态。民族之间的生态关系最终耍落实到关键符号的生态关系之上。各...
关键词:多民族 尊严 理性 经验 生态关系 重叠共识 共同建设 各民族 
家园文化调适与河西宝卷的当代文化价值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张有道 哈建军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PV-GPG理论的华夏文明创新区绩效指标体系研究"(YB059);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河西宝卷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XZ2012-17)
家园是人类在现实和精神世界中同步建构的文化空间,河西宝卷中的"家园"情结是宝卷叙事的母题,河西走廊文明在宝卷"家园"母题的演绎中交织于"起卷""抄卷""念卷""藏卷"等宝卷活动中,传递着爱家、重宗亲和笃善崇诚、护卫家园的忧思与期望...
关键词:河西宝卷 家园文化 乡愁情结 共生理念 调适经验 
河西宝卷对走廊文化的注解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社科纵横》2016年第12期137-141,共5页哈建军 张有道 李奕婷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PV-GPG理论的华夏文明创新区绩效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B059);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河西宝卷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XZ2012-17)成果
河西民俗传统、民间信仰、家园观念等民间文化都是时代主流文化在河西地区不断沉积的结果,历史铸造了河西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河西宝卷是在河西这一特殊地域中经历了文化"潮汐"传承下来的,给我们的认识经验是:传承华夏文明即要...
关键词:河西宝卷 地域历史 文化共生 文明意识 
民间生态智慧的传承与“非遗”的价值新估——兼论河西宝卷的当代文化价值被引量:10
《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17-24,共8页哈建军 
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河西宝卷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XZ2012-17)
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
关键词:非遗 河西宝卷 生活经验 生态智慧 功能价值 
守望尊严的必由之路及民族经验的认同理性被引量:9
《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2期18-22,共5页纳日碧力戈 哈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13AZD0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喀什师范学院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喀什地区民汉青少年互信研究”(XJEDU070113B01);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课题“互守尊严:民族共生的国家认同之道”(2015-2016)
中国是多民族共同建设起来的国民共同体: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国土相同、家园相同。各民族要守望尊严和互守尊严,由和而不同追求重叠共识,以万物关联的理念维护民族生态。民族之间的生态关系最终要落实到关键符号的生态关系之上。各民...
关键词:守望尊严 和而不同 重叠共识 关键符号 民族生态 
河西宝卷中生存智慧和民间生态的建构与传播被引量:4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哈建军 
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河西宝卷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XZ2012-17)
河西宝卷是一种融音乐、宗教仪式、说唱艺术和文学为一体的民间曲艺,也是曾经流行于河西走廊的一种生活方式。河西宝卷中渗透的因果报应、求善免灾、天佑人权的思想和劝人为善的理念,体现了老百姓自发组织、自行教育的传承习俗和自我维...
关键词:河西宝卷 宗教意识 儒家哲学 民本思想 生存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