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法理

作品数:21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莎士比亚文学翻译长诗莎士比亚历史剧译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文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邂逅“莎士比亚”被引量:2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7年第1期46-47,共2页孙法理 
孙法理先生翻译了多部莎士比亚戏剧,多次参与中国莎学学术研讨会和莎剧节,发表了莎学研究论文。他回顾了自己邂逅“莎士比亚”的学习、翻译和研究经历。
关键词:莎士比亚 孙法理 中国莎学 
从莎士比亚长诗《情女怨》的翻译谈文学翻译的神韵被引量:1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孙法理 
以两位名家在《情女怨》翻译中的瑕疵说明在文学翻译里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对原作全局气韵的表达。
关键词:莎士比亚长诗 《情女怨》 文学翻译 神韵 
再谈新确认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爱德华三世》(使用本)被引量:1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8-33,共6页孙法理 
从三个方面再谈近年来新被确认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爱德华三世》。谈它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在结构上对时间地点和细节限制的超脱;分析被认为出自莎士比亚笔下的两个精彩部分;分析对该剧在莎士比亚十部历史剧所构成的系列里的源头地位。
关键词:莎士比亚历史剧 结构 限制 杰出的素质 根源 
1948年秋冬的南京
《江淮文史》2013年第3期100-102,共3页孙法理 
1948年夏季我从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来到南京。秋季,我考取中央大学外文系研究生,住进了中央大学南高院的宿舍。南高院是南京高师旧址,不在今天的南京大学(今天的南京大学所在地那时是金陵大学,南京师大那时是金陵女大)。
关键词:南京大学 1948年 武汉大学 金陵大学 南京师大 研究生 外文 中央 
纪念苏雪林老师
《江淮文史》2013年第2期83-85,共3页孙法理 
我是1939年上初中时知道苏雪林这个名字的。有一篇课文的作者介绍是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
关键词:苏雪林 老师 纪念 1939年 作者介绍 
纪念袁昌英老师被引量:1
《江淮文史》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孙法理 
最近读到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静远学长多年前一篇纪念她母亲袁昌英教授的文章,心里感到很压抑,我愿意写下一些往事,纪念袁昌英老师。
关键词:袁昌英 纪念 老师 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 研究员 
吴宓先生琐记
《江淮文史》2012年第6期81-86,共6页孙法理 
1946年武汉大学复员回到珞珈山,原任的外文系主任朱光潜先生去了北京大学,继任的是从西南联大来的吴宓先生。
关键词:吴宓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西南联大 珞珈山 朱光潜 系主任 
《好兵帅克》再诠释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孙法理 
《好兵帅克》中通过"好兵"帅克一系列"绝对服从"的行为及其引发的种种闹剧,揭露了奥匈帝国政府的腐败、愚昧和丑恶。这是作者运用的一种特殊斗争艺术。
关键词:帅克 闹剧 斗争艺术 
汝何不幸生于帝王家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68-73,共6页孙法理 
莎士比亚11部历史剧说明了一个问题:王位继承人都苦。有的从正面迎接苦,却有益于国家人民;有的从反面受苦,还给老百姓带来灾难;还有的则只是王冠的无谓牺牲。这是王位继承制度的一种痼疾,使王室家谱血泪斑斑,也使杜会人民受灾,甚至战祸...
关键词:莎士比亚 历史剧 文学评论 戏剧 英国 王位继承制度 历史现象 
新确认的莎士比亚逸作《爱德华三世》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孙法理 
本文介绍了新确认的莎士比亚逸作《爱德华三世》。介绍了四个内容:该剧的出版史,遭禁原因,主要情节(英法百年战争的缘起及初战的四次战役)和它在莎士比亚历史剧系列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莎士比亚 《爱德华三世》 爱情 黑王子 勇气 骑士精神 克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