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鸣春

作品数:15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类院校格式塔心理学课程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兰台世界(下旬)》《陕西教育(高教版)》《当代电影》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间构架下X、Y、Z参数式设计语言探析及应用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孙鸣春 
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无痕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人才>研究成果
经研究发现,任何一种环境、空间都具有可量化的尺度,再深入分析后发现人的生理、心理感受通过量化的参数区可以有精准量化描述。运用X、Y、Z参数式设计原理,引导设计者更为准确的掌握人生理、心理的审美情结,更能清晰地描述视觉美感所...
关键词:空间构架 X Y Z参数设计 空间考量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28
《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9期I0025-I0028,共4页孙鸣春 
2015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即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无痕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人才培养"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建筑领域的延伸。绿色建筑的有效推广将改善我国建筑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现状。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特征,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下,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效益,并提出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成本研究 绿色建筑 经济效益 
情境式商业聚落群环境设计研究——西安慈恩镇景观设计实践分析
《美术观察》2015年第8期92-95,共4页孙鸣春 
情境式景观设计、空间设计是较为当代的环境设计手法,是针对人与自然相遇之后的情感对话而产生的一种更为深层的设计手段,由于此手段能够满足当代环境质量的需求,故本文通过将情境式设计手段与商业聚落群相结合,以西安慈恩镇景观设计实...
关键词:景观设计 环境设计 聚落环境 情境设计 慈恩 当代环境 人与自然 空间场 空间秩序 群相 
开拓艺术类院校数字化设计教育之路的指南针——评《以实验的名义:参数化环境设计教学研究》被引量:2
《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孙鸣春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思路,对于艺术设计领域就更加变革了其教学研究的方式,促进了环境设计教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环境设计 设计教育 参数化 指南针 数字化 名义 实验 
艺术类院校建筑设计的延续和再创造
《当代电影》2015年第8期200-200,共1页孙鸣春 
作为一种服务于教育的教材性作品,由丁朝虹等人所著,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设计教育模式研究:艺术设计史论教程》一书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表述内容,以教材的编写体例展示出了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 艺术类院校 辽宁美术出版社 再创造 教育模式 表述内容 艺术设计 编写体例 
西夏水月观音图像考论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2期62-63,共2页孙鸣春 
在崇尚礼佛的西夏,人们在进行水月观音画像创造时,在吸收汉地艺术创作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了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从而使西夏水月观音画像愈显精美和华贵。
关键词:西夏 水月观音 画像 形象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被引量:2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93-93,共1页孙鸣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主要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分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以期为环境艺术生态化设...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理念 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探析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81-81,共1页孙鸣春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结合艺术手段和科学技术的实践性较强的设计类型,其旨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仅产生艺术美感,而且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文章主要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概念及结构的总结,进一步...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个性化 结构 探析 
酸甜苦辣咸——设计师谈五味人生
《现代装饰(家居)》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陈志芳 魏薇 孙鸣春 刘雪丹 李川道 
话题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因制作精良,自推向荧屏便大获成功。如今,第一、二季虽已完结,但那些令人回味无穷的精致画面,仍令许多观众念念不忘。在网络社区,关于“舌尖”的引用和延展,就不时可...
关键词:设计师 人生 网络社区 纪录片 
从民国建筑竞赛看早期建筑师风格源头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11期117-118,共2页孙鸣春 
中国的现代建筑起步在第一批建筑学学生学成归国之后,这个时候面临着与传统建筑的断代,社会环境和政治话语也较强势。本文从建筑竞赛入手,分析几位名家的风格,并讨论建筑教育,试图解释时代、人物、风格和源流的多重关系。
关键词:早期建筑师 鲍扎 包豪斯 建筑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