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瑜

作品数:11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更多>>
发文主题:打击乐音乐教育节奏编配配器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音乐教育》《中国音乐学》《音乐探索》《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疆维吾尔族达卜的节奏特征探微
《音乐探索》2021年第3期69-80,共12页彭瑜 
新疆维吾尔族达卜是该地区代表性的打击乐器,被广泛运用于歌舞、器乐、木卡姆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一方面,维吾尔族达卜司鼓手法多样,风格奔放、灵活随性,在与歌、舞的密切互动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节奏语言,且常常在表演过...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 达卜 节奏形态 木卡姆 民族符号 
朝鲜族长鼓的“长短”特征被引量:2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2-19,共8页彭瑜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三个重要打击乐种--维吾尔族打击乐;朝鲜族打击乐;土家族打击乐研究"(131095)
朝鲜族长鼓是朝鲜族打击乐中唯一能够独立、准确、完整地演奏各种"长短"的乐器,被称为朝鲜族的"长短乐器"。文章通过对长鼓演奏方法、常用节奏型(即"长短")及其变奏型的分析、比较,并结合它们在歌曲、说唱、舞蹈中的运用,研究长鼓"长短...
关键词:朝鲜族长鼓 长短 节奏 律动 变奏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下)
《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彭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名称:打击乐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项目编号:12YS082
四、为乐曲、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的实例 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素材和打击乐配器原理之后,就可以将其运用到打击乐合奏的编曲和一些歌曲、乐曲的伴奏中了,这将为课堂教学、演奏提供丰富的教材和资源。下面是几首乐曲的打击乐编配运用实例。
关键词:课堂教学 打击乐 节奏型 音乐教育 编配 配器 乐曲 实例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
《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第6期42-44,共3页彭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名称:打击乐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项目编号:12YS082
三、常见乐种的打击乐典型配器方式及其规律 在记录、积累了一定的风格性节奏型之后,还需要分析、研究节奏型的配器特点,各声部的主要功能和声部之间的搭配规律等才能在实际编配中进行运用。
关键词:节奏型 打击乐 音乐教育 配器 编配 教学 搭配规律 需要分析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上)
《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第5期40-43,共4页彭瑜 
本文将通过对常见打击乐器的分类,常见乐种的打击乐配器方式,常见音乐风格的典型节奏型,以及为乐曲、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的实例等内容来分析、研究打击乐的配器原则和节奏编配原理,探讨其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规律.
关键词:打击乐 分类 配器 节奏编配 音乐教育教学 
中国土家族打击乐初探——“打溜子”的编配规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2
《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第12期34-38,共5页彭瑜 
“打溜子”是中国土家族打击乐的代表乐种.是深入到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溜子”仅使用钹、锣等四件金属打击乐器、用纯粹的节奏语言就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丰富的音乐内容,本文将通过对“打溜子”典型谱例的分...
关键词:打击乐 “打溜子” 节奏 编配 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打击乐的表演动作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1期33-35,共3页彭瑜 
中国打击乐大多数传统乐曲的演奏中,肢体语言和舞台表演动作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动作与音乐高度结合的表演形式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内涵的诠释、气氛的渲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民族民俗文化特征以及表演和欣赏...
关键词:表演动作 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 打击乐 教学 审美价值取向 民俗文化特征 传统乐曲 
京剧打击乐的节奏与结构特点被引量:8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04-117,5,共14页彭瑜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资助项目
京剧打击乐是京剧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对塑造京剧的艺术形象、完成京剧的表演功能都是不可缺少的。京剧打击乐独具特色的节奏与结构是通过速度、时值组合、音色组合、重音组合、演奏方法,以及舞台表演(如念白、唱腔、动作)和剧情发...
关键词:节奏-结构 节拍 变体 锣鼓牌子 
锣鼓经及其传承方式所体现的中国音乐思维方式被引量:11
《音乐探索》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彭瑜 
锣鼓经是中国打击乐的主要记谱方法,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这种方式方法在书谱、录音、网络、多媒体等各种现代传承方式流行的今天仍然被普遍采用,这与锣鼓经和口传心授所具有的科学性和独特优点分不开。它们生动、形象地反...
关键词:锣鼓经 口传心授 记谱 背唱 
打击乐的肢体语言与形体动作被引量:15
《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彭瑜 
中国打击乐演奏中,肢体语言和形体动作表演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有相当成熟的表演程式和套路,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内涵的诠释、气氛的渲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民族民俗文化习惯以及表演和欣赏心理构建,具有...
关键词:肢体语言 形体动作 美学思想 民俗 表演 音乐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