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平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休谟自然主义《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哲学实践理性批判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哲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康德本可以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吗?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23年第6期49-59,共11页 尚兴红(译) 曾晓平(校) 
康德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通常被看作处于道德哲学对立的两极。黑尔则认为这两种理论是可以相容的,由此,他主张康德本可以是一个功利主义者。黑尔的主要论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的公式、普遍法则公式以及康德所使用的对于几个例子...
关键词:义务论 功利主义 目的公式 道德推理体系 偏好 
休谟的反宗教的目的和目标——“阉割”的神话与《人性论》之谜的解决被引量:4
《世界哲学》201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P.拉塞尔 曾晓平 
对休谟哲学的传统解释认为休谟《人性论》出版之前删除其中有关宗教的讨论,对宗教问题没有直接的或实质性的关切;它们在《人性论》的目的和目标问题上或者采取怀疑主义观点或者采取自然主义观点,然而这两种观点恰好是方向相反的和相互...
关键词:休谟 《人性论》之谜 怀疑主义 自然主义 反宗教 
休谟的自然主义(二)
《世界哲学》2014年第6期102-110,138,共10页N.史密斯 胡学源 曾晓平 
本文针对格林关于休谟的伦理理论存在不一贯、其伦理理论与知识理论之间存在不一致的观点,力图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论证休谟的伦理理论具有一贯性、其伦理理论与知识理论之间具有一致性。作者立论的基础是休谟关于理性与本能和感受的关...
关键词:休谟 自然主义 伦理理论 理性 感受 
《实践理性批判》的起源和目标被引量:10
《世界哲学》2012年第1期16-32,共17页H.F.克勒梅 刘作(译) 曾晓平(校) 
《实践理性批判》的发表标志着康德批判事业的工作一分为三。本文从批判哲学的发展史和《实践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入手揭示出《实践理性批判》的起源主要归于康德的两个发现:一是趣味判断的先天性,二是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前一个发现...
关键词:批判哲学 实践理性批判 趣味判断的先天特性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哲学退位--论康德哲学中哲学和政治的关系被引量:3
《世界哲学》2008年第5期60-70,共11页V.格哈特 曾晓平(译) 
V.格哈特从西方哲学传统和政治传统来解读康德的《论永久和平》,从康德对"公共契约"中"秘密条款"的反讽论述中揭示出康德的真正意图是为人民提供权利、并实现哲学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变革。在康德之前,西方哲学传统和政治传统一直继...
关键词:康德 哲学 政治 退位 
康德的启蒙思想被引量:7
《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66-71,80,共7页曾晓平 
ThisarticlelocatesandarticulatesKant’sthoughtofenlightenmentfromthewholeframeworkofhis philosophy ,ItholdsthatKant’sthoughtofenlightenmentisapartofhiscriticalphilosophyandmeta physicsofmorals ,andthatisconcernedwith...
关键词:康德 自我启蒙 权利主体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实用人类学 启蒙思想 
关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19-23,共5页曾晓平 
本文针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讨中存在的歧误,指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著作并不限于《道德形而上学》,而且还有《永久和平论》等几个短篇著作;通常被视为“道德形而上学”著作的Grundlegung并不属于作为未来形而上学之一...
关键词:康德 道德 形而上学 Grundlegung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