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慈

作品数:32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卒年生年词人年岁词派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文学遗产》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国旧体诗功臣曹经沅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62-69,共8页朱德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祖谋年谱考略”(18FZW003)。
曹经沅参与或组织民国时期若干重要的诗词活动,编辑旧体诗栏目《采风录》,是维系民国旧体诗词命脉的功臣。其本人的诗歌创作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反映时势面貌,具有诗史意义;展现江河南北及云贵、西藏,甚至包括锡金等异域的山川风情,艺...
关键词:曹经沅 诗路 诗名 《采风录》 
边寿民事迹新考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173-192,共20页朱德慈 
学界已有数种关于边寿民的年谱和研究资料,但不免仍有遗漏和舛误,本文据《山阳边氏族谱》《曲江会课》《竹民诗钞》等新见文献,对边寿民的事迹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订与补充。并添补其与同邑文人吴玉搢、阳湖蒋汾功、金坛蒋衡、钱塘梁启心...
关键词:《山阳边氏族谱》 《曲江会课》 边寿民 王汝骧 吴玉搢 
宣鼎家世、交游、殁时新考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19年第4期216-227,共12页朱德慈 王丽 
宣鼎生父宣银·尝流寓兴化.嗣父宣铭曾任凤阳府训导,其挚友“风萍漫士”即大兴刘芝龄;淮上友人傅介清,名卓,著有《梦岩诗钞》,传本今存,记录了傅、宣二人交往的详细过程。傅卓《哭宣瘦梅》一诗确证宣鼎殁于光绪五年秋。
关键词:生父 卒年 风萍漫士 傅卓 
“江南词人”“真才子”——论谢玉岑及其词
《求是学刊》2019年第3期140-150,共11页朱德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13&ZD118)
谢玉岑在二十世纪前期的词坛上声名卓著,创作题材以悼亡、感时、题画几类最具个性色彩;艺术上以白描见长,同时注重色彩感、动态感,劲道满足,凸显神韵,落想超奇;风格缠绵沉至,在貌似轻描细染的笔触里,内含千钧之力。
关键词:谢觐虞 悼亡 感时 绘画 白描 
新见校定本《秣陵秋传奇》四考
《文献》2019年第2期186-192,共7页朱德慈 叶飞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藏陈畏人抄本《秣陵秋传奇》应为最终校定本;《秣陵秋传奇》作者为泰州徐昫,与诗人鲁一同为密友,传奇男主角鱼甫卿的生活原型即是鲁一同;校订者吴涑为清末民初清河学者、诗人,鲁一同密友吴昆田之子;传抄终校者陈畏人...
关键词:《秣陵秋传奇》 校定本 徐昫 吴涑 陈畏人 
家族、姻族文化与清代词派之关系被引量:2
《江海学刊》2019年第1期214-223,共10页朱德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清词流派研究"(项目号:11BZW068)的阶段性成果
家族与姻族文化是清代词派发展的重要源泉。柳洲词派的运行源自钱、魏、曹、柯四大家族的合力;阳羡词派品格的形成源自陈维崧家族文化的濡染;吴中词派的持续多赖潘氏家族文化的影响;常州张氏家族文化不惟催生了常州词派,而且成为整个常...
关键词:血缘 姻缘 词派 动力 空间 
张惠言事迹新证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18年第5期187-190,共4页朱德慈 
“对作者之探索与了解,永远应该是文学批评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叶嘉莹《词学新诠·迦陵随笔·“兴于微言”与“知人论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尤其是对那些坐标式作家个体的研究,更应该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课题...
关键词:生平事迹 张惠言 上海古籍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家世渊源 《先妣事略》 常州词派 1998年 
论奕绘诗学与诗法
《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9期155-163,共9页朱德慈 
奕绘的诗词创作起步甚早,是顾太清诗词写作的引领者。他在诗学理念上有个性,认定唐诗与清诗为诗之正宗,取法李白、韩愈、袁枚与蒋士铨诸家;尊崇神化与明快之风;坚持词须守律,而诗则莫为格律限制。在写作技法方面有坚守,结构多以叙事为主...
关键词:神化 明快 格律 平实 以文为诗 
校定本传奇《秣陵秋》考论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17年第2期42-48,共7页朱德慈 
淮阴师范学院藏陈畏人抄本传奇《秣陵秋》应为最终校定本;《秣陵秋》作者为泰州徐昫,曾侨居淮上,与诗人鲁一同为密友;校订者吴涑为清末民初清河学者、诗人;传抄终校者陈畏人为民国至文革期间的淮安藏书家。《秣陵秋》在反映夷人凌侵的...
关键词:《秣陵秋》 校定本 徐昫 吴涑 陈畏人 虚实 
漫议清代诗文文献整理中的辑佚——以《潘德舆全集》之校理为中心被引量:1
《明清文学与文献》2016年第1期229-238,共10页朱德慈 
清代文学家于刻本别集之外,多有佚作存世。清代诗文文献整理应将辑佚作为重点任务,因为这项工作对于揭示一位文学家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全面地展示作者对反映现实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厘清作者的事迹交游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清...
关键词:辑佚 目录 网络 稿抄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