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聪

作品数:33被引量:13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国产电影中国电影IP互联网电影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商》《电影新作》《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电影院线制改革的历史回望与现状审视被引量:2
《中国电影市场》2022年第5期4-10,共7页饶曙光 李国聪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伴随政策制度、制作技术、创作理念、市场体系的持续变革,中国电影不断回应着变革节奏呈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从20世纪80年代以“艺术创新”为圭臬的创作环境,深情呼唤“电影就是电影”的理想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
关键词:发展路径 市场化转型 电影业 艺术创新 现状审视 创作理念 重新洗牌 精神风貌 
国产IP电影的观念转型与价值深耕
《电影新作》2017年第6期56-61,共6页李国聪 
近两年,国产IP电影热潮过后尽显市场颓势,各路资本拥趸下的"概念炒作"加剧了IP电影泡沫危机,内容和品质成为IP电影升级的瓶颈和短板。面对市场压力和消费诉求,探求提升质量的方法论成为IP电影走向主流的关键路径。若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升...
关键词:IP电影 消费语境 创意资源 传统文化 工业化 
吾道一以贯之——饶曙光学术研究的内在理路与体系建构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18-24,共7页李国聪 
饶曙光先生在三十多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建构起了开放式的电影研究体系。在电影史研究领域,以翔实的原始史料为基点展开,倡导推进电影史料的系统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在电影产业研究领域,以"电影强国"理念为核心,将宏观的前瞻性思考和微...
关键词:饶曙光 学术理路 电影强国 史学建构 电影批评 电影产业 
创意无限与工匠精神: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被引量:17
《电影艺术》2017年第4期49-56,共8页饶曙光 李国聪 
近两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产业短板问题日益凸显,电影界亟待加强有效优质供给,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其中,"工匠精神"与"电影创意"的有机结合,将以柔性力量激活中国电影的独特战略性资源,聚焦质量提升与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
关键词:电影创意 工匠精神 供给侧改革 内容生产 质量时代 
无根魅影:谍战片中的女性形象探析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7年第2期124-128,共5页李国聪 
新世纪以来,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与擢升,谍战片试图借助立体化、多元化的女性形象,适应社会思潮的持续革新与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主体沦落"的消费陷阱之中。谍战片的女性形象被建构为视觉奇观和欲望消费的象...
关键词:谍战片 女性形象 市场消费 民族想象 
2003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流变与市场走向被引量:13
《艺术百家》2017年第2期10-34,共25页饶曙光 李国聪 
自2003年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在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推进下,多元资本力量战略性介入电影领域;电影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市场重组、上市融资及资源整合,以求做大做强电影市场。电影产品趋向丰富多元,创作主体完成新老更替...
关键词:电影艺术 2003 中国电影产业 电影产品 海外市场 国际影响力 
主流大片新拓展:范式转换与战略升级被引量:52
《当代电影》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饶曙光 李国聪 
近年来,《智取威虎山》《战狼》《湄公河行动》等一批优质主流大片以新的态势浮出地表,它们将主流价值观、审美观与类型化叙事、市场化运作及商业化包装妥洽融合,探索出主流文化表达与主流观众接受完美对接的新范式,不仅强力提升其自身...
关键词:主流电影 主流大片 主旋律 类型化 工业化 互联网新语境 
谍海魅影:类型试错、艺术悖离与市场尴尬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李国聪 
与上世纪反特片的冷战书写迥异,新世纪以来的谍战片在生产创作、传播机制以及市场接受等环节,呈现出了以市场反应为准绳,以消费主义价值观为基准,以娱乐狂欢为导向的时代特点和"后冷战"特质。处于夹缝中成长起来的谍战片,逐渐失却其政...
关键词:谍战片 女性形象 类型电影 艺术真实 
走向“互联网+”:中国电影跨界融合新业态被引量:3
《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第3期83-86,共4页李国聪 
纵观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在市场扩容与格局提升的内生性需求下,借力"互联网+"的东风,电影行业展开较大范围与幅度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多元化的互联网生态圈渐趋浮出水面,无论从政策还是产业角度,"互联网+"蓝海前景一片大好,不仅为电...
关键词:互联网+ 中国电影 新格局 新业态 新力量 
IP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实践与资本抉择
《声屏世界》2016年第9期45-48,共4页李国聪 
近两年"创新高"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的"新常态",中国电影产业以跨界融合的姿态勾绘出国产电影新图谱,然而在结构化调整与产业融合中也遭逢不可避免的危机。如今,国产电影创作日渐呈现出多元化面向和复杂化模态,IP孵化则为资本与互联网搭建...
关键词:IP 跨界融合 国产电影 互联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