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玥

作品数:29被引量:1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河东区卫生局更多>>
发文主题:子午流注针刺子午流注针法中医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河北中医》《辽宁中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变化对CSA患者血清ET-1和NO平衡状态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7年第A01期42-42,共1页王蕾 雒明池 张娟 杨玥 郝征 赵健 张磊 
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5072);基于NO和ET的平衡变化探究寒邪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中NO和ET-1在气候因素影响下的平衡变化,分析外感六淫对CSA患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颈椎病患者,设立CSA组(CSA组)、CSA合并神经根组(CN组)、单纯神经根组(N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NG组),将ET-1和NO数值进行对照.结果...
关键词:气候 ET-1 NO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病率 
基于《内经》的批判性思维与中医思维探微被引量:1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17-19,共3页阳伟红 杨玥 周桂桐 
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进一步论述了其在《内经》中的体现,并分析了它和中医思维的内在联系,且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思维特点、科学性和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思维 中医思维 批判性思维 
浅析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6期1440-1441,共2页杨玥 阳伟红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建立。方法从传承和发展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的背景入手,简要探析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基本研究内容、构建方法及研究特点。结果与结论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究体系是基于祖国医学发展而建立起来...
关键词:国医大师 学术思想 研究体系 探讨 
针刺实验研究中电针应用的文献分析被引量: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4期436-438,共3页杨玥 
目的:了解当前电针的应用概况,探索电针刺激参数在针刺实验研究中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及统计学方法对近4年(2008年~2011年)动物针刺实验文献中电针刺激参数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4年电针刺激实验研究文献发表篇...
关键词:电针 针刺 实验研究 文献分析 
“中医标准化病人”建设思路探讨被引量:1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115-117,共3页杨玥 周桂桐 
目的:探讨"中医标准化病人"的建设思路。方法:从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概况入手,探讨"中医标准化病人"的建设目的、方法,及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结论:"中医标准化病人"建设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价值,应在实践...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中医药教育 建设思路 理论探讨 
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3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282-286,共5页杨玥 阳伟红 
目的探讨5种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中药外敷组、针刺组、耳穴贴压组和推拿组5组,每组30例,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疗法 对比分析 临床观察 
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被引量:4
《新中医》2012年第4期41-42,共2页杨玥 阳伟红 
目的:观察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降脂方口服,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口服,30天为1疗程,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脂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
关键词:高脂血症 中医疗法 降脂方 
子午流注各取穴法穴位电阻值对比分析被引量:16
《中国针灸》2011年第8期715-718,共4页杨玥 周桂桐 
目的:验证子午流注针法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时刻注穴法3种取穴方法间的关联性,为从科学角度挖掘子午流注针法合理内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NQ-1B型电阻针灸测定仪按照子午流注针法纳甲法、纳子法和养子时刻注穴法3种方法对30例健康受试...
关键词:子午流注 电阻抗 经络穴位探测 对比研究 
从三焦辨证小议狐惑病被引量:3
《中医学报》2011年第7期798-799,共2页阳伟红 杨玥 王卫 
目的:运用中医三焦辨证探讨狐惑病的机理。方法:从狐惑病的发病部位、经络循行,涉及的脏腑心、肝、脾、肺、肾和胃、胆等进行理论探讨,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与结论:运用三焦辨证理论,辨析狐惑病,治疗上焦肺胃病多采用轻清疏散之法,...
关键词:狐惑病 三焦辨证 五脏六腑 经络 
近3年狐惑病研究述要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11年第4期313-315,共3页杨玥 阳伟红 
狐惑病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其病机为湿热虫毒内蕴;临床表现主要有咽喉、阴部、眼部损害三方面;在治疗方面虽有经方、各种名医经验、单方专药和各种综合疗法,但都没有非常理想的方药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狐惑病 湿热虫毒内蕴 清热燥湿 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