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光社

作品数:28被引量:4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心雕龙》《庄子》文心雕龙徜徉古代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学刊》《古籍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心雕龙·声律》“楚辞辞楚”迁想——从批评沿袭方音到肯定楚辞文学描写和语音流变上的历史贡献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涂光社 
楚辞是战国时出现、卓然有别于《诗经》的文学样式,它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的发展进步,自汉代起辞赋等文体产生流变皆与此关联。南北朝理论大家刘勰用似乎不经意的“楚辞辞楚”四字(可谓本文的关键词)点明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发展进程中...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楚辞辞楚 文学语言 
刘勰著述思想理论研究汇评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年第4期-,共31页涂光社 
本文汇总近现代"龙学"儒、道、佛思想影响的研讨,述评论争焦点,展示其学术的时代特征。以"玄"说史勾勒汉魏六朝学术中道、儒互动脉络,凸显玄学思辨对《文心雕龙》和《刘子》理论建构的重要贡献;一窥玄学助推儒、道、佛融通,促进"三教合...
关键词:玄学思辨 道儒互动 儒佛融通 三教合一 范畴 创用 
王元化先生三次反思引领我学术思考和精神追求的印记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1-21,共21页涂光社 
当代思想理论大家王元化先生不断审视自投身救亡图存以来社会政治的得失成败,以及那些影响知识人的思想观念、学说和理论主张,通过三次反思,逐步实现哲学思考的深化与升华。在先生所赐《文心雕龙讲疏》、《九十年代反思录》、《清园自...
关键词:三次反思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 “新启蒙”运动 终极关怀 
刘勰在《文心雕龙》范畴创用上的卓越建树
《中国文论》2018年第1期124-141,共18页涂光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批准号:17ZDA25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体大思精的理论,必有统合有序、思考严密精深的范畴系列。刘勰是文学领域创用范畴概念最多的理论家,《文心雕龙》中除了那些以基础性理论名篇的专题之外,散见全书的其他范畴概念也在不同理论层面各得其所。刘勰以民族文化特征鲜明的概...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范畴 
《文心雕龙》范畴系列创用的卓越成就和历史地位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79-89,共11页涂光社 
汉字运用对语言形式、理论思考及其表述的影响深刻,令古代范畴的创设运用拥有独到之优长。刘勰以文论范畴系列的创用成就了《文心雕龙》"体大思精"的经典理论建构,令若干基础性文学理论问题的论证达于至境,令古今中外学者叹服。
关键词:文心雕龙 范畴 刘勰 
汉字运用的文化个性——思维和语言表述上之优长
《语文学刊》2017年第4期53-60,共8页涂光社 
汉字是大文明中硕果仅存的"象形"系统文字,对思维及其表述有深刻影响。以表意为第一属性的汉字常是多义的,且高度稳定;其隐性语义网络的存在使文学词语组合灵变、语序相对自由,能生成独到的韵味和意境。本文以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古代诗...
关键词:汉字 象形为先 隐性语义 语序 《文心雕龙·练字》 
“庄子论政”研究专题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3-3,共1页涂光社 
《庄子》的宇宙观、时空观和生命哲学(尤其是对精神现象的思考)及其政治批判在诸子著述中独具一格,其卓越建树是华夏人文精神府库中的瑰宝。本栏目以"庄子论政"的专题遴选了三篇文章,都是在前人解读和研究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探求。...
关键词:《庄子》 专题 政治批判 精神现象 生命哲学 人文精神 文明进程 人性异化 
《庄子》寓言的政治批判——警示人类的异化与引导精英的人生去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4-13,共10页涂光社 
庄子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作了根本性的反思。其寓言批判社会政治的地方甚多,在两个方面影响尤其深远:其一是指出"人为"之治使人类出现有违自然的异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作出"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之相食者也"的警示;其二是对士人的...
关键词:无为 异化 以无用为用 自由 平等 
说《庄子》的“尚大不惑”
《文学与文化》2012年第3期91-97,共7页涂光社 
尚"大"是老庄的特点。《老子》论"道":"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法自然。"庄子所谓"大",是思维深广、时空观念、自然大化和政治历史视野之大,且与"小"是辩证的。不惑则"明"。在认知上,"尚大不惑"是心胸博大的包容和对各家优长...
关键词:尚大不惑 道法自然 大化 大明 大体 
《文心雕龙·比兴》篇的理论建树及其在传统诗学中的地位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涂光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心雕龙>集注;集解;直译"(08BZW001)
古人做诗重视比兴,相关的言说与儒家《诗》学一脉相承。比兴有表现手法和美刺两重意义,虽然自汉代起就屡有诠解,但古代唯独《文心雕龙.比兴》堪称成篇的专论,其"显隐"、"附理"、"起情"以及"拟容取心"之说涵盖了"比兴"的渊源、意义、思...
关键词:比兴 六义 显隐 附理 起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