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春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墨经》墨经毕节方言名词方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贵州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黔西北方言特色词汇文化意蕴的教育张力被引量:2
《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谭本龙 王洁 王兆春 明茂修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黔西北方言特色词汇文化张力研究"(15GZYB44)
黔西北方言中的特色词汇——俗语、俚语、歇后语等,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文化意蕴。它从不矫揉造作,极富亲和力、鼓舞性和幽默感,往往能通过通俗质朴...
关键词:黔西北 方言 特色词 文化意蕴 教育 
黔西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5期84-92,共9页谭本龙 王兆春 明茂修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一般课题"黔西北方言特色词汇文化张力研究";项目编号:15GZYB44
黔西北方言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发表了许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文章及专著,获批了一些层次较高的课题。但局限也非常明显,研究地域还远没有覆盖整个毕节市,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因此,黔西北方言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有待进...
关键词:黔西北 毕节市 方言 现状 展望 
毕节方言特色地名词的新价值——以毕节特色旅游为视角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5期93-100,共8页王兆春 谭本龙 明茂修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毕节方言词汇与黔西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1GH01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一般课题"黔西北方言特色词汇文化张力研究";项目编号:15GZYB44
毕节方言特色地名词具有词源多样性特色、风俗语义特色,既有方言研究的意义,也有文化研究的价值,对打造毕节旅游特色,形成特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节生态人文旅游的发展战略,需要高于旅游业的视野。毕节方言地名特色词反映独特...
关键词:方言 地名特色词 旅游 案例 
毕节地名词的历史层次与文化内涵被引量:2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9期87-93,共7页王兆春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毕节方言词汇与黔西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GH012
毕节方言地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层次。探寻毕节方言地名词的历史层次,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毕节方言地名词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其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涵盖秦汉、明清至现代的漫长历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民族特色,是...
关键词:毕节方言 地名 历史 文化 城镇化 
《墨经》疑难字研究(三)——兼及《汉语大字典》编纂疏漏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6期77-85,共9页张仁明 王兆春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墨经用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GZYB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墨经>释义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2YJA740074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笔者以"■"、"■"、"■"、"■"四字为例,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并结合《汉语大字典》的编纂,指出历代学者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指出这些字最...
关键词:墨经 疑难字 训释 汉语大字典 [忄盾] [養隹] [言肙] [西馬 ] 
《墨经·大取》训释失误例正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6期86-91,共6页王兆春 张仁明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墨经用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GZYB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墨经>释义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编号:12YJA740074
《墨经·大取》的注释是解读《墨经》全篇的一把"密钥"。对《墨经·大取》的注解、全译等,已经取得很大成果,但问题并未全部得以解决。其中句读、字词的增删、语句的错乱及研究者或大胆臆测或因循旧说等等问题,尚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墨...
关键词:大取 释义 辨正   
《墨经·大取》训释失误举正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12期80-84,共5页王兆春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墨经集解";项目编号:09GH038
《墨经》现存版本缺佚、讹误处颇多,诸家注释《墨经》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不辩字音,强为通假,随意增、删、改字,不明语境等方面。《墨经》研究应尊重原文本,尊重历史,尊重语言内在的规律。
关键词:墨经 大取 训释 失误 
汉、彝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汉译地名--毕节地区古彝地名考略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17-19,共3页王兆春 
语源的多元化,造成了毕节地名来源的多样性。由于多民族长期杂居及历史风貌的变化而加剧了地名的构成方式及命名意义的变化。新旧地名的变迁既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有力佐证,也是汉藏语系亲属语言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毕节地名的考...
关键词:毕节 地名 汉语 彝语 语言接触 
毕节方言词语法化倾向初探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5期76-79,共4页王兆春 
汉语语法化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对某一地域内或某一方言的词汇的语法化研究则较少。毕节方言中部分词语的虚化,反映了毕节方言与中古汉语之间的联系,也是汉语实词虚化这一总体趋势的佐证。毕节方言词语法化的倾向,既是词...
关键词:毕节方言 语素 词义 语法化 
《墨经》异文用字的多维度审视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11期88-92,共5页王兆春 
贵州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墨经集解";项目编号:09GH038
《墨经》文字之艰涩难解世所公认,而这与其用字习惯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墨经》六篇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俗字、古今字乃至自造字等,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用字景观。《墨经》用字既体现其理性、科学的一面...
关键词:墨经 用字 认知 异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