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方言

作品数:32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明生荣王兆春明茂修杨璐李蓝更多>>
相关机构:毕节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科技视界》《亚太教育》《汉字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毕节方言语气词“咹”的多功能用法及语用功能
《汉字文化》2024年第16期25-27,共3页顾婧越 
2022-2023贵州省教育厅中国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基地项目——子项目“贵州中西部方言民俗词语的深度调查与分析”(编号:23RWJD2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毕节人多使用大量语气词来传递信息,表达情绪。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毕节方言中常用语气词“咹”为对象,分析“咹”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语句中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语用功能。
关键词:毕节方言 语气词“咹” 句法分布 语用功能 
毕节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97-103,共7页周玉洁 
2019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项目)“语言接触视阈下城区居民语言取向研究”,项目编号:2019qn038。
语言接触是研究语言发展变化的主要途径,对认识语言之间的关系、语言发展规律及规范语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互联网为语言接触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毕节方言与普通话在交替使用中,相互影响。毕节方言在区域内的使用还保有较强的活力...
关键词:语言接触 毕节方言 双言现象 用语规范 
毕节方言特色词的文化意蕴被引量: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04-116,共13页谭本龙 范成亮 
贵州省2015年度社科规划一般课题"黔西北方言特色词汇及其文化张力研究";课题编号:15GZYB44
毕节特殊的地形地貌环境、历史积淀和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为毕节方言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土壤,同时也使它在婚育、丧葬、农耕文明、节令、舞蹈音乐等方面承载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毕节方言 特色词 文化意蕴 
毕节方言的调形格局——兼论毕节方言中的特殊声调现象被引量: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70-78,共9页明茂修 郎禹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毕节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11GZQN41
毕节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其调形格局中高调多,低调少,是一个以高平、高降(包括高微降、全降)和低凹等调形共同组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格局类型。毕节方言当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声调现象,包括...
关键词:毕节方言 调形格局 假声 嘎裂声 降调 区别特征 
毕节方言名词重叠形式分析
《长江丛刊》2016年第23期108-108,共1页杨璐 
毕节方言词汇的重叠形式十分丰富,且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构成形式入手,以名词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毕节方言名词的重叠形式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毕节方言 名词 重叠形式 
毕节方言“拿”字句研究
《明日风尚》2016年第11期219-219,共1页杨璐 
毕节方言的"拿"字可以作动词、介词。作介词时可以表示处置,毕节方言中表处置意义的"拿"字句与普通话的处置式"把"字句相似,但仍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以"拿"字句为描写分析的对象,从而探究毕节方言的句式结构,进一步完善毕节方言的语法研...
关键词:毕节方言 处置句  
方言与普通话教学——以毕节方言为例
《亚太教育》2015年第36期294-294,293,共2页黄朵 
毕节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受方音影响形成的"地方普通话"的客观存在,给普通话教学带来了极大障碍。要提高普通话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寻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具体差异以及对应规律和方音辨正的方法。只有这样,普通...
关键词:方言 普通话 教学 
从优选论看毕节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被引量: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99-104,共6页尚光琴 
对于母语为毕节方言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音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插音、替换、删音三种现象是该类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最常见的错误,其中插音、替换发生的频率较高,容易在中介语中凝固沉淀下来,形成语音僵化现象。用优选论对母语为毕节...
关键词:英语语音习得 插音 替换 优选论 
毕节地名词的历史层次与文化内涵被引量:2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9期87-93,共7页王兆春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毕节方言词汇与黔西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GH012
毕节方言地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层次。探寻毕节方言地名词的历史层次,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毕节方言地名词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其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涵盖秦汉、明清至现代的漫长历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民族特色,是...
关键词:毕节方言 地名 历史 文化 城镇化 
文白异读的形成模式与北京话的文白异读被引量:10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163-179,208,共17页李蓝 
基于早期文白异读的研究成果,可对现代汉语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形成模式加以归纳,除学术界此前已有初步共识的相互借用、权威方言影响、强势外来语覆盖等几种模式外,通过贵州毕节方言文白异读的情况可知,因方言混合而导致的文白异读也是一...
关键词:文白异读 形成模式 方言混合 毕节方言 北京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