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萍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视域青少年偶像崇拜偶像崇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我同一性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前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青年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前沿》2010年第14期25-27,共3页王素萍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建国以来党的国庆纪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GH-072);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经费资助(项目编号:SZYXKC20070007);河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经费资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的传播过程。其间正确地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传播媒介理论、受众理论以及传播技巧理论等,对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无疑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播学理论 经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被引量:1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4期144-146,共3页王素萍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资助项目(SZYXKC20070007);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qk4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认知、激励情感、磨练意志、调控行为等方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心理健康教育 功能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现状与建构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94-98,共5页王素萍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经费资助(SZYXKC20070007);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qk44)
非正式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社会支持的重要内容,具有正式社会支持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非正式支持——家庭、同辈群体、校园文化、大众传媒以及社会环境的支持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原有支持体系的基础上,建立...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非正式支持 社会支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借鉴和运用被引量:4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49-52,共4页王素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推广。正确地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传播媒介理论、传受关系原理以及传播技巧等,对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无疑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学理论 经验 
论传播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5-9,共5页王素萍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经费资助项目(SZYXKC20070007);河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传播媒介理论、传受关系原理以及传播技巧等,能够更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播 经验 
“概论”课专题教学应正确处理四对矛盾被引量:5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7期193-195,共3页王素萍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经费资助(SZYXKC20070007);河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经费资助
"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是由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效性所决定。实践中应正确处理四对矛盾:专题之间的无序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矛盾;专题的针对性与教材内容的广泛性的矛盾;专题的学术性与课程的实践性的矛盾;...
关键词:“概论” 专题教学 矛盾 
自我同一性视域中的青少年偶像崇拜被引量:9
《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103-105,共3页王素萍 
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视角看,偶像崇拜的流行与青少年寻求自我同一性,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社会化密切相关。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者必须引导青少年去读懂偶像及偶像的本质内涵,偶像所代表的意义,使青少...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偶像崇拜 自我建构 自我社会化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多维视角探析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年第2期34-35,38,共3页王素萍 
偶像崇拜是现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偶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青少年心中"理想的自我"。偶像崇拜的流行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尚未成熟、青春期性冲动的移置、重视同辈群体的认同等因素有关。对此应该从理解、宽容、尊重、给与关爱...
关键词:青少年 偶像崇拜 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