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为启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临沂师范学院政法与经济系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邓小平创造性教学产学研模式教育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广西社会科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北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校发展的产学研新视野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6,共3页范为启 
在产学研系统中,高校始终发挥着为科研和生产培养人才和输送科技的主导作用。从学研关系来看,高校所拥有的科技优势,使它成为组织和推动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从学产关系来看,高校所具有的辐射功能,又使它成为输送人才、厂校挂钩、...
关键词:高校 产学研 新视野 
论认识过程的创新机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范为启 
认识过程的创新机制,由实践、探索和创新三个要素构成。这一创新机制,是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凝结。它以三位一体的逻辑体系,开辟了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认识过程 创新机制 实践探索创新三要素 
“三个代表”哲学思想探要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106-109,共4页范为启 
“三个代表”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它以哲学范畴依次递进的逻辑体系,建构了哲学的理论形态,透视了党的建党纲领的哲学渊源。
关键词:“三个代表” 哲学思想 哲学范畴 逻辑体系 理论形态 党的建设 建党纲领 
论学产关系的二重性
《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95-96,共2页范为启 
在高等教育中,学产关系具有相互引导的二重性。产对学的引导,使高校建立起与生产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学对产的引导,加速了知识经济的形成。二者的结合,不但导致了招生制度的改革,而且预示了未来高校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 学产关系 知识经济 
论高等教育的产学研模式被引量:10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15-20,共6页范为启 
高等教育的产学研模式 ,是以学为主导 ,以产研为依托的开放的循环系统。在系统的循环中 ,学与产相互引导 ,激发了高校知识体系的更新 ,加速了社会知识经济的形成 ;学与研相互转换 ,孕育了学生科研的产生 ,推动了“传授型教学”向“创造...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产学研模式 结构 功能 全面发展 教育模式 创造性教学 
试论邓小平的探索精神
《理论月刊》2001年第11期15-16,共2页范为启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邓小平遵循着实践第一的原则,揭示了探索的目、过程和方法,建构了探索的科学的理论系统。把认识过程的无限循环,变为在实践中的反复探索,是邓小平对认识规律的独到见解,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 探索 创新 
论邓小平“抓关键、重实效”的工作方法
《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11-14,共4页范为启 
抓关键、重实效,是邓小平最具特色的工作方法。这一方法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奇迹,产生了巨大威力。事实反复证明:在工作中只有抓关键,才能见实效,只有重实效,才能求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 "抓关键" "重实效" 工作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