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权

作品数:18被引量:13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壁画莫高窟壁画彩塑X荧光光谱仪文物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理学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报》《文博》《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场耦合下岩土质文物风化机理试验装置研究被引量:3
《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103-110,共8页王旭东 郭青林 范宇权 杨善龙 张鹏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多场耦合下敦煌石窟围岩风化与壁画盐害机理试验装置研发"(1102FKDF014)
岩土质文物的破坏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开展多场耦合下的岩土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对于遗址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场耦合条件下的环境模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测试领域,具有时间可控性、条件重复性和数据精确...
关键词:石窟 围岩风化 多场耦合装置 病害机理 
莫高窟第3窟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无损检测分析被引量:12
《敦煌研究》2010年第6期69-73,共5页赵林毅 李燕飞 范宇权 李娜 崔强 张文元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项目(200801);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科研项目(200911)
本研究采用高倍数码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光纤光谱仪等便携式无损检测手段,对莫高窟第3窟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高倍数码显微镜可观察壁画的表面的微观特征,X-荧光光谱仪可检测出颜料中的特征元素...
关键词:莫高窟第3窟 壁画 制作材料 制作工艺 无损检测 
莫高窟194窟漫漶壁画多光谱成像调查与研究被引量:10
《敦煌研究》2010年第6期74-76,共3页柴勃隆 范宇权 苏伯民 王小伟 
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项目:多光谱无损分析调查技术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研究(20060207)
本文首次报告了莫高窟第194窟漫漶壁画多光谱摄影调查的结果,研究了漫漶壁画紫外荧光成像原理,并对新揭示的供养人图像的服饰进行了对比研究。将多光谱调查与石窟考古研究相结合,为莫高窟壁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莫高窟 多光谱摄影 第194窟 漫漶壁画 紫外荧光成像 
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在莫高窟壁画原位无损检测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4
《敦煌研究》2010年第6期77-81,共5页崔强 张文元 苏伯民 范宇权 李燕飞 
文物移动实验室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支撑技术研究(2010BAK67BOG)
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莫高窟洞窟现场对壁画颜料进行了检测。对比以前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石窟寺壁画这种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中凸显出了极佳的便携性,并且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莫高窟 便携式X荧光光谱 原位 无损分析 壁画 颜料 
莫高窟早期三窟壁画和彩塑制作材料研究被引量:9
《敦煌研究》2010年第6期28-33,共6页范宇权 柴勃隆 于宗仁 张文元 王小伟 苏伯民 
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多光谱无损分析调查技术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研究(20060207)
莫高窟早期三窟属于敦煌石窟保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最早期洞窟,包括第275、272和268等窟。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无损多光谱分析技术和介入性的剖面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这些洞窟的壁画和彩塑制作材料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敦煌 早期石窟 壁画 多光谱调查 
山西省介休市后土庙彩塑制作材料及工艺初探被引量:7
《文博》2009年第6期118-124,共7页李燕飞 赵林毅 王旭东 范宇权 付鹏 杨韬 李波 
山西省介休市后土庙是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以其精美的琉璃建筑而闻名,琉璃建筑被誉为"三晋琉璃塑造艺术的博物馆",在其东西配殿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彩塑约1000余身。自从1993年落架保存在库房后,由于本身潜在的病因以及后来保...
关键词:后土庙 彩塑 制作材料 工艺 
山西介休后土庙彩塑病害机理的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4
《敦煌研究》2009年第6期40-43,I0004,共5页李燕飞 赵林毅 王旭东 梁收运 范宇权 杨韬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07年度开放课题(200701)
文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而病害机理研究是保护过程的基础环节。本文结合后土庙彩塑的保存环境、彩塑的制作材料与工艺,通过室内的模拟实验研究,再现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彩塑进一步保护措施的实施和保存环境的改善提...
关键词:后土庙 彩塑 病害 机理研究 
砂砾岩石窟灌浆材料PS-F机制研究被引量: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第A02期3330-3335,共6页郭青林 王旭东 范宇权 李最雄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30B02);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705)
中国丝绸之路上保存有大量开凿于由钙质或泥质胶结的砂岩或砂砾岩崖体上的石窟,石窟所开凿岩体均有较多裂隙,这些裂隙进一步发育可引起石窟岩体坍塌,导致石窟毁灭性破坏。PS-F灌浆材料在我国砂砾岩石窟裂隙灌浆加固中取得理想的灌浆效果...
关键词:岩石力学 砂砾岩体 石窟 加固 PS-F灌浆材料 
敦煌莫高窟干旱地区水分凝聚机理分析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09年第6期3198-3205,共8页李红寿 汪万福 郭青林 范宇权 李燕飞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戈壁地质结构的调查和洞窟检测,结合气象资料对戈壁土壤水分凝聚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形成机理在野外进行了水分凝结的覆膜实验。结果表明,在莫高窟戈壁区的上层砾砂中,由于强烈的温度日较差变化,形成了凝结水分;另外...
关键词:敦煌 干旱地区 水分凝聚 机理分析 
榆林窟元代壁画黄色颜料初步研究被引量:4
《敦煌研究》2008年第6期46-49,121,共5页于宗仁 孙柏年 范宇权 苏伯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发(2006BAK30B04);甘肃省文物局课题敦煌石窟元代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研究”(200512)
利用微区X荧光结合显微镜和电镜-能谱的分析方法,对榆林窟第10、第27窟的4个黄色颜料的表面和剖面进行分析。经过初步研究发现,榆林窟第10窟和第27窟使用的黄色颜料都是砷和硫的化合物,由此推定以上两个洞窟使用了雄黄或雌黄,两个洞窟...
关键词:榆林窟 元代壁画 黄色颜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