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靖

作品数:101被引量:71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出土遗址动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代文明辑刊》《华夏考古》《新华文摘》《世界遗产》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年说龙
《新华文摘》2024年第7期110-113,共4页袁靖 
依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史前时期有些氏族的名称里就有龙。自汉代开始,龙成为帝王和皇权的象征。古人一直把龙视为是具有神灵的动物、能够通天的动物。他们把龙的形象摆成随葬品,铸在青铜器上、绘在画中,编撰出与龙相关的历史故事,认真地...
关键词:龙的传人 史前时期 历史与文化 古代文献 青铜器 随葬品 
从洛阳铲到遥感物探:科技考古在我国的发展
《纵横》2024年第2期4-13,共10页袁靖 
考古工作在探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通过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的形状来确定一处遗迹、一个遗址、一个文化或类型的年代早晚、布局特征、文化面貌,建立完整的古代物质文化谱...
关键词:科技考古 文化谱系 文化面貌 布局特征 洛阳铲 古代社会生活 中华文明 特定时空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家养黄牛的DNA初步研究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6期193-202,共10页赵欣 吕鹏 东晓玲 张桦 叶茂林 蔡林海 杜玮 马骞 甄强 袁靖 杨东亚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配套经费“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家养黄牛的分子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5CKG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掘报告(2015—2017)”(项目批准号:18CKG025);202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科技考古优势学科共同资助
运用古DNA技术对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11例黄牛遗存进行DNA提取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分析,其中属于齐家文化时期的有10例,汉代1例。全部样本都获得了所需的DNA序列,都属于家养普通牛(Bos taurus)。在这11个样本中共检测出5个单倍型,可...
关键词:古DNA 家养黄牛 喇家遗址 甘青地区 
中国动物考古学的思考与研究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2年第4期34-43,共10页袁靖 
动物考古学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科学和全面地采集,开展鉴定、观察、测量、测试及各种统计和分析,结合考古学的出土背景进行探讨,认识古代的动物种类、古代的自然环境和古人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及古人的行为,从特定的角度探...
关键词:动物考古学 河南省渑池县 中国考古学 仰韶村遗址 安特生 考古遗址 瑞典人 动物种类 
科技助推考古学进入新时代
《科学世界》2021年第10期1-1,共1页袁靖 
1921年,以北洋政府聘请的农商部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和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袁复礼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为标志,中国考古学正式起步。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比,考古...
关键词:河南省渑池县 中国考古学 仰韶遗址 安特生 地质调查所 北洋政府 袁复礼 百年历程 
陕西动物考古研究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1年第4期189-197,共9页胡清波 袁靖 
陕西是国内动物考古研究开展最充分的地区,但目前缺少对该地区动物考古研究的系统梳理。本文全面收集了陕西地区的动物考古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动物考古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根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数量等,将研究历程分为...
关键词:陕西 动物考古 研究历程 
大连市广鹿岛小珠山遗址出土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被引量:2
《考古》2021年第7期96-105,共10页赵春燕 吕鹏 袁靖 金英熙 贾笑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21KGYJ018)的资助。
前言小珠山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的小珠山东坡,考古发掘初步确立了辽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1]。对小珠山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史前居民获取动物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家畜饲养、狩猎和渔业等三种,在保持渔捞(捕捞...
关键词:小珠山遗址 动物 锶同位素分析 
中国古代生业研究--对“生业与社会”栏目的总结和思考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153-163,共11页袁靖 
历时6年,"生业与社会"栏目已经开设23期。我们的研究范围涉及15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处遗址的人骨考古、动植物考古、古DNA研究、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环境考古;还包括对多种动植物种类开展专题研究;对全国各个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
关键词:生业 多角度研究 标准化 规范化 
凤翔血池遗址北斗坊马牲饲养方式及相关问题被引量:5
《考古与文物》2020年第6期109-114,共6页陈相龙 袁靖 杨苗苗 陈爱东 杨梦菲 左豪瑞 马颖 
本文对血池遗址北斗坊地点祭祀坑出土马牲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马牲的食物来源多样,同一个体马牲肋骨的碳同位素比值高于其他骨骼。结合相关研究认为,食物来源的多样性可能与饲养马牲的苑厩散布于不同地域有关;食物结...
关键词:血池遗址 北斗坊 马牲 饲养 碳氮稳定同位素 
凤翔雍山血池遗址北斗坊地点牛、马牙釉质的锶同位素研究被引量:5
《考古与文物》2020年第6期122-125,共4页唐自华 王学烨 陈相龙 田亚岐 胡松梅 郁菁 袁靖 
我们分析了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北斗坊地点的10头牛和19匹马的牙釉质锶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相对于蜗牛和附近河水,牛和马的锶同位素比值显著更高,表明牛、马是从遗址以外地区迁入的,且距离超过100公里。不同个体、不同祭祀坑的祭牲锶同位...
关键词:血池遗址 北斗坊 祭牲 牙釉质 锶同位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