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山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风格空白艺术文化遗产题画诗诗歌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题画诗的空白意蕴初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24-25,共2页赵忠山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题画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唐以来,代代相传。可惜的是,题画诗在其它诗歌的研究和探讨成就斐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仅就中国古代题画诗的空白艺术蕴藉谈一点肤见,...
关键词:题画诗 我国古代 中国古代 中国画 有机结合 诗歌艺术 艺术风格 绘画 空白艺术 文化遗产 
文学悖论现象及其审美模糊体验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赵忠山 
文学悖论现象在文学创作中是屡见不鲜的,其审美体验也是模糊不定的。本文从“符号学”、“信息论”、“意象学”、“生理及心理学”四个角度,对此现象作了探讨。认为,正是由于这种悖论现象及其审美模糊体验,才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很强的...
关键词:悖论 模糊 审美体验 意象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艺术感染力 语言符号 现象 信息论 
文学审美和创作中的空白意识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68-70,共3页赵忠山 
文学审美和创作中的空白意识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家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留下空白,增强了文学的空灵朦胧之美,可以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去追求文学的底蕴,而读者通过对空白的再创造,可以使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更加完美,从而完成作品...
关键词:空白意识 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 作家 中国传统文学 阅读欲望 意象系统 审美境界 审美过程 审美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